望雲舒捲 – 望雲軒會員作品展2020
雲聚長空,隨風而送,來去有序,高懸脫俗,開捲令人舒懷,金碧銀輝互映,色彩水墨相容,仰視浮雲變化萬千,亦可博君一粲。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一山一水一島嶼
油街實現主建築前方的土地於二十世紀初依然連接著海洋,直至三十年代起填海工程陸續進行。自此,海岸線不斷向外推移,擴大了香港島的版圖。「炮台山」原名為「東山」(East Hill),當年英軍在這裡建立炮台堡壘,以保護維多利亞港,「炮台山」因而得名。因此,油街實現可以說是見證了香港島的百年變遷。
《一山一水一島嶼》這組裝置作品,座落在油街實現一、二期的接壤處,承載了這片土地的發展故事。觀眾一方面可穿梭於縱橫交錯的幾何空間,仿如時光隧道引領回到從前;另一方面,建築物料的使用猶如油街實現二期擴展計劃的延伸,在新的藝術空間即將落成之際,油街實現回望過去,亦展望更多新的可能性。
油街實現亦邀請到香港馬戲團以及聲音藝術家陳庭章及其團隊,分別以當代馬戲表演及聲樂介入藝術裝置《一山一水一島嶼》,引發更多社區想像。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Afterglow
HART 為你帶來三位別具天分的本地混合媒介藝術家之首次合作—— Afterglow。他們分別為 KC Wong (RidiculouSneakers),以及 Valeria Alexandra 和 Patrick Framel (合稱 Sunstorm Studios)。
是次作品結合了回收物料及 LED 燈,為棄置物件帶來新生命。藝術家希望創造一個於早、晚時段,在感官上截然不同的展示,以呈現兩種不一樣、卻別具玩味的面貌給觀眾。希望你能在衝忙的日常中稍停下腳步,重新審思大量生產所帶來的消費廢物。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杜杰、劉牧、石建國及石晶聯展
n.a.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林天行個展: 《楚頌新聲・菖蒲集》
明畫廊欣然宣佈當代著名水墨畫家林天行個展《楚頌新聲 ∙ 菖蒲集》,展出逾30件藝術家於2019年及2020年創作全新系列的水墨畫作品。林天行以荷蓮畫備受推崇、動人心弦,是次展覽將首次呈獻藝術家的嶄新藝術表達,透過一系列作品表達對菖蒲的禮讚。菖蒲堅韌不拔,在當下全球各地深陷疫情之苦時,林天行冀以極富生命力的菖蒲,為港人呈上鼓勵和祝福。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王守清個展: 《意識之間》
明畫廊榮幸呈獻王守清個展 ——《意識之間》,是次展覽共展出24件藝術家於2018年至2020年間創作全新系列的布面油畫作品。展覽將首次呈獻藝術家的嶄新藝術表達,以無序的潛在經驗記憶為基礎的現實形象,以表達其心理中的深層意識世界,且兩者不存在邏輯關係。藝術家試將潛意識、本能與夢的多重經驗相融,以思維無意識的自主作用,通過展覽中的作品呈現予觀者眼前。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呂豐雅個展: 《微觀穹蒼》
明畫廊欣然宣佈香港藝術家呂豐雅個展《微觀穹蒼》,在2020年5月11日至2021年6月8日期間,展出超過30件跨媒材作品。當中包括布面丙烯、紙本水墨、陶雕,以及絲網版畫。
呂豐雅一直活躍在當代藝術圈中,他總是保持了蓬勃的精力和熱情,對藝術不盡的探索,亦是令人敬佩。自從六十年代末起積極學習藝術,他就沒有停下過對藝術追求和創作。呂氏作品「中西合相 」,墨色作畫,虛白處充滿意象,結合西方的素描造型,雕琢出無可挑剔的畫面,風格獨樹。近五十餘年,呂豐雅的每一個腳步都是鏗鏘有力,每次展覽皆獲得藝術家、藝評家、學術界的充分認同和高度讚譽。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Sure Things
宀畫廊將重新開業,於六月三日(星期三,七時至十時)帶來藝術家Xin Li首個個人展覽「Sure Things」。展出十張特別作品,以靜止的主體譜出浩瀚詩意。
出生及成長於挪威的西岸,Xin Li自學攝影出身。現今為時裝和人像的自由攝影師,Eaton Workshop、eye_C Magazine、Avant Arte及Ponder.er均曾與她合作,另外,Xin Li亦是Club Kowloon的專屬攝影師和創意合作伙伴。
類比攝影手法配上大膽現代的美學,形成Xin獨特的個人風格。她的名字在本地藝術界
漸露頭角,亦活躍為音樂界和藝術界的新面孔拍攝人像作品。
能夠從攝影中探索主體的內在面貌,是Xin Li的才華之處,工作之外,她喜愛從拍攝靜止的物件中探索自我。
Xin形容這些作品是「自拍照」,是經過多年的經驗漸發展出明朗的風格和結構。它們往往喚起無限的詩意,甚至是短短的俳句,嚴緊的結構、伸手可及的題材,這些富象徵意義的影像都在訴說故事。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時光旅人 尾形香三夫X大中和典陶藝展
陶瓷是火與土的結合,有人甚至大膽推測,陶瓷的歷史就跟火一樣長,可見在歷史的長河裡,早就有陶瓷的身影。
來自日本的殿堂級陶藝家尾形香三夫,把源於唐朝的絞胎技術重新演繹,一層又一層不同顏色的瓷泥,創作出亦動亦靜、疑幻似真的花器作品,雖說是花器,但其實也是獨當一面的立體雕塑,因而被多所頂級藝術館收藏。年屆七十的尾形先生,追求藝術的腳步從未停止,是次更會展出一系列名為「天翔之舟」的新作,靈感來自一艘通往未來的太空船。
如果說尾形香三夫的作品帶觀賞者通往未來的話,另一位參展陶藝家大中和典則恰恰相反,作品帶我們回到過去。他擅長以金屬似的鐵釉,孕育出具時間風化的鏽蝕樣貌,作品表面斑駁的銹跡,猶如古物般靜靜地、雋永地存在著。
Touch Ceramics繼「文心宋韻 宋朝生活美學展」後,把時間軸從宋朝向兩端延伸,策劃是次「時光旅人 尾形香三夫X大中和典陶藝展」,帶大家透過想像穿梭古今。為配合是次展覽,我們邀得文殊花度進行花藝示範,以參展花器創作,以花連結過去與未來。
期待與大家一起賞陶、賞花。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初夏。日光 生活美學展
告別了陰沈的天氣,早上開始被陽光喚醒,大自然總會在不經意間提醒著我們季節的更替。
夏季是最具能量的季節,走在街上我們不難發現生長得茂盛的花草,抬頭還能看見耀眼的陽光,陽光灑在我們的身上,也灑在海面上,變成粼粼波光。
在這個初夏,我們很高興邀請到來自日本、台灣、香港的藝術家,透過他們擅長的媒介,來呈現他們心目中的夏日、大自然的氣息。日本金工藝術家角居康宏致力創作手敲錫器,冰涼的清酒配上冰涼的錫器,把夏日的悶熱一掃而空;來自台灣的玻璃藝術家林靖蓉及丁右尉,為大家帶來不同風格的玻璃茶具、酒器,晶瑩剔透的玻璃內含不同的細節與質感,為茶席、餐桌帶來清爽氣息。
如果用不同的季節比喻不同種類的陶藝作品,那麼最能代表夏天的,必然是運用柴火經過長時間燒成的作品,作品上留有火的痕跡,看起來就像一片片引人入勝的自然風景。我們將會展示三件來自日本陶藝博士橋本知成的現代雕塑作品,還有把京都琵琶湖畔的石頭融入作品當中的日本陶藝家木ノ戸久仁子,每一件作品當中都有千變萬化的顏色與質感,還有台灣陶藝家張璽元的柴燒茶具,作品效果多變,帶給人海洋、草原、稻田的印象。
在這個初夏,誠邀大家來觀展,細心看看陶藝家為大家準備的一道道風景,欣賞一下從玻璃作品身上透出的點點光與影,一同度過忘憂的片刻。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