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精靈》︱Tsherin Sherpa個展
《賦能精靈》將展出西藏藝術家Tsherin Sherpa(生於1968年,加德滿都)的新作。展覽借用藏傳佛教中“神靈/精靈”的概念,展出一組色彩強烈的當代詮釋。這將是藝術家在Rossi & Rossi的第三次個展。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仍然記得佢哋嗎?—藝術家筆下的香港老行業」特展
特展邀請四位跨越四個世代的香港知名藝術家,展出 70 件以上畫作,包含油 畫、水彩、鋼筆、水墨等,以傳統行業作為聚 點,帶領觀眾重窺昔日香港風貌。香港,從前是一個小漁村,在 60、70 年代經 濟發展下,各行業與生活融合了中西的元素, 發展出獨有的文化,如巷弄裡的士多、街邊的 人力車、夜生活的舞廳及海上酒家等。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Flowers Speak》胡愷昕個展
胡愷昕(Glary)近年將她的藝術創作重心從油畫轉移到紙上繪畫,其中刻畫人間關係的作品廣受關注。
她新出版的小誌 《Flowers Speak》呈現了田園詩般的風景和溫柔的人物更觸動人心。 畫作混合了多種媒體,一層層的塑膠彩和水彩之間可見 粉彩、鉛筆和木顏色的線條。當中的畫面捕捉到居住在我們熟悉的社區中的陌生人所啟發的景象,以及生活中短暫又複雜的 時刻。回顧過去的作品,Glary 發現自己無意間反覆加插了花的主題,因此決定繪畫一系列作品展現花在我們生活中會出現 的場合和各種喻意。當中包括了聚集退休人士圍觀的公園花圃,以及被小孩命名為「綠花(Green Flowers)」的草葉,藝術 家形容這些場景很「溫柔」。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WoP’s All Stars in Jordan
只提供英文內容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WOOD & MOOD – 陳曉彤個展
有沒有聽過達文西初學畫畫時老師每天都要他畫雞蛋的故事?就算每天都畫同一樣的東西都可以觀察到不同的光線形態等等。Joyce Chan 的木雕匙羹都一樣,每一隻都有著不同的形態。大家可一邊在 Kubrick 油麻地店吃東西一面細心欣賞。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展覽﹕《工作室開放!》
n.a.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韌生|藝術群展
「韌生」旨在關注在疫境中堅韌不懈的生命,也恰好音近英文標題「The Unsung」。大館邀請十四位身處香港的藝術家細心觀察自己的生活圈,並各自選擇一名或一組幕後英雄作為創作主題。藝術家通過研究或親身採訪進一步了解這些不圖名利的人物,並最終以新的委約作品表達他們近期鮮為人知的處境和經歷。「韌生」中的作品角度各異,涵蓋了醫護人員、機組人員、環保志願者、藝術從業者、人權倡議者、社工、外賣員及本地農夫等。此展覽希望透過藝術家的視角呈現一組獨特的生命歷程,進而在各行各業中激發共鳴。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自源作》 陳朗丰作品
展覽《自源作》思索文明的源流和自主與造物者的關係。從呼出的氣息衍生出互動的符號影像,由智慧型代理人的相互作用組成微型景觀。以強化學習建構出數碼現象,紀錄一段執行時間內發生的情節。造物者培植出作品,經被造物理解分析。得出一個沒有固定結構的主體,而在表現變化的空間。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Posterized展」波蘭華沙國際海報雙年展
由PMQ元創方及波蘭共和國駐香港總領事館攜手主辦,並得到波蘭維拉諾夫海報博物館的慷慨支持,首次將華沙國際海報雙年展帶到香港。展覽於3月26日至4月18日期間,在PMQ元創方智方(QUBE)舉行,為大家呈獻一場海報盛宴。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神秘盒 – Ticko Liu個展
如果這個盒,無論如何都會送到你面前,你會選擇打開嗎?
自小我都很怕做決定,深怕因為某一件事引致下一件事的結果無法令人承受的感覺。面對要處理的事情,我會把它閒置、慢慢發酵,未爆發前都是臨時的天下太平。
然而這個盒終有天會被打開或甚爆開,這天來到以前,存有干預的好奇心,又對未知充滿恐懼,這種矛盾的心態,好煩。
如果個盒永遠都會存在,如果你可以先偷窺一下⋯⋯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