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香港藝術發展局2010 年起藝術年鑑及年度調查計劃收錄的表演藝術節目*及視覺藝術展覽紀錄

庚子說鼠

作者 :
藝術類別 :
年份 :

中大文物館由2020年6月13日起舉行 「庚子說鼠」賀歲展覽,展現鼠在中國文化中的意涵。

西元2020年歲次庚子,是農曆鼠年。鼠作爲囓齒目家族成員,是歷史最悠久的哺乳類動物之一。人們普遍認知的鼠形象大抵負面;但事實上,這群與人類長久共存的小巧鄰居有著頑強的環境適應力和強大的繁衍能力,遂成為中國文化中「繁盛」的吉祥象徵,亦為不少人帶來創作靈感。

是次展覽精選文物館十多件與老鼠及其親戚松鼠和蝙蝠相關的藏品,包括瓷器、硯石以及嶺南畫派作品,年代自清迄今。

標籤 :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做吧!設計*》- *不論好與壞

作者 :
藝術類別 :
年份 :

從工業、商界、公共政策,以至組織、科技與環境領域,
設計都發揮關鍵作用,影響我們的社區、行為,和生
活方式。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 Gallery的《做吧!
設計*》將於 2020 年 11 月 5 日到 2021 年 1 月 10 日,
展示一系列來自不同國際設計師的提案,回應多組議題與未來挑戰,例如可持續發展、道德、資源互通、邊緣化、消費主義,以及創新。這個互動展覽將審視設計行為帶來的責任,以及設計師在提供解決方案、作為人文主義者、訂定策略,和推動變革上的多重角色。
各設計項目提出議題,旨在創造對話、鼓勵參與,並建立知識,使跨範疇的設計實踐更豐盛。

標籤 :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假若_可以說話

作者 :
藝術類別 :
年份 :

高牆會低語嗎?影子可流動嗎?九位創作者,從平面媒介出發,
不斷自我探問,執意在未知中摸索前進……

標籤 :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動物在野

作者 :
藝術類別 :
年份 :

地球上有無數的動物與人類生長在同一天空下,牠們對人類的貢獻良多,令人類生活得以改善,故我們要珍惜和善待牠們。

標籤 :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超現實主義 驚鴻一瞥 看星星 – 李頓個人油畫展

作者 :
藝術類別 :
年份 :

展覽將會展出2019年一系列環繞著主題「超現實主義 驚鴻一瞥 看星星」的油畫創作,並會展出舊作品,題材以現代藝術為主,以豐富顏色及多元化的表現手法,展現畫家的色彩之旅,與大家分享創作的喜悅。

標籤 :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心之所在

作者 :
藝術類別 :
年份 :

由四位藝術創作者的聯展,作品的目的是與觀者聯繫,作品從寫實到抽象,以不同的方式,希望激起更廣泛的共鳴。

標籤 :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蛛絲球拍 – 中國當代藝術群展

作者 :
藝術類別 :
年份 :

以藝術作品為藍本的討論早已脫離了生產材料生產工具等基礎元素,轉而擴展至生髮生長中的偶遇與反饋。 將其生命之鏈無限延長,出版標籤會作為中間節點而非終點。 正如人類對於蜘蛛結網這一過程的興趣殆盡至罄,蛛絲成型后的編排重組捕獵回擊成為了新的觀察標的。 但藝術家的主體意識下不甘於被標本化觀察,就有了蛛絲球拍,來回應社會的聲音。 這樣一來一回之間,形成的最好的作品,是經歷過無數次檢驗的球拍自身,在不同語境下,藝術家的反應動作、擊球方式形成個人風格。

中國當代藝術如何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找到確切座標成為了一代藝術家的共同命題。 東方語境,靈魂徵兆,是隨取隨用的搏擊工具,中國藝術家不管是在國外還是國內,都在藝術世界中面對種種衝擊獨立生存每每應接不暇。 但最重要的個人生命被忽視,因此第一批藝術家開始尋求從內找尋根基,構築編製自我語言,即形成蛛網護盾。

這種護盾並未帶有表像化的傳統東方特徵,並非為應和西方媒體關於中國文化的怪異的陳詞濫調。 是以動態座標回擊不斷被質疑的密集刺激,將自己變作關係網路中積極分子,並即時對現存卻形態混沌的網路貢獻節點動態。 可持續的蛛絲培養生態在不斷回擊中調整結構,吐納出新,為新生態的孕育提供靈感支持。

在高速進程後期劇烈熵增階段,蛛絲以其柔軟包裹性消化這些矛盾,繼而以結構面貌展示生產結果。 此刻的先鋒性並不在於提供巧妙的視角抑或展示華美的技巧,而是要在一種交鋒無處不在。 兼併吞沒時有發生的場內控制收放個人乃至集體情緒。 擊球動作只是一種假設,卻對我們理解藝術家與觀眾的對話有著難以割離的獨特屬性。 將對話概念延伸到肢體維度,形成在時代更迭、歷史迴圈和地域變遷中的交錯迴圈,也是藝術家對藝術思考的剖解與組織,彙聚成一個可以輕鬆覺知觀念的場域。 此次展覽藝術家們不約而同選用了蛛絲球拍的策略。 從汲取能量,到織網成片,再到揮舞自如,一連貫的行雲流水動作演繹新時代競技場中的太極推手。

標籤 :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Broken Garden

作者 :
藝術類別 :
年份 :

Broken Garden 是藝術家 Amy Maria Tong 與 Sharu Binnong Sikdar 合力創作的裝置藝術,作品揉合了兩位藝術家的風格。透過探索日常物件的毀壞與再造,Tong 與 Sikdar 建構了一個超現實的庭園。在似夢非夢的境象中,裝置呈現一系列失真的形狀,座落在一片人造苔蘚之上。一縷縷纖柔的布絮垂簾,在雕塑四周隨風緩緩搖曳;與窗外人來人往的繁華,形成一種荒誕怪異的對比。

標籤 :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