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話II | 展覽
卡爾維諾曾寫道:「人在受壓迫的時候會寫寓言。」「寓」意指寄託,以虛構故事說明哲理及諷刺時弊。故事雖然虛構,但往往藏著弦外之音,象徵作者對現實生活的不滿或愁緒,以歷史想像的方式記錄當下。當人難以自由地表達己見,便以虛寫實,以寓言呈現真實世界的稜角。《後話》將展現版畫家如何透過創作代替沉默,以細膩的情感為核心,呈現在此波瀾起伏的時代中之生存狀態。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藝術文學士畢業生/三年級學員聯展 – 情境呈景
「情境」源於我們日常在這片土地上所經驗的人事、時刻與景物,以至其引伸出,對於身處這境域的想像和感受 ;「呈景」旨在思緒的呈現,透過意象與符號,敘述我們的洞察感知,對境況的聯想。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再見 I
個展覽係星期六已經開始咗喇~雖然因為疫情嘅關係暫時唔開放,不過可以通過網上virtual exhitibion欣賞各位artists 嘅作品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電影咁》藝術聯展
展覽名稱《電影咁》,取其同⾳詞「電影感」。在透過點、線、⾯、彩⾊、筆觸形成繪畫的過程中,我們學習相信繪畫的視覺語⾔,作為藝術的載體,能夠把⼀刻的感覺、思緒、情懷及⾄信念,在⼀個平⾯之上無限延伸,並邀請觀者進⼊,「好似電影咁」,充滿電影感。在今個學期 3377 的課程中,師⽣們在繪畫學習過程中,互相刺激、啟發着彼此。師⽣之間的點評;課堂間關於藝術、關於⽣命的討論;同學們通宵達旦,在創作路上⽀撐着彼此;這四個⽉所經歷的試驗、失敗再砍掉重練、懷疑到相信,以⾄最後能夠呈現不同的、獨特的畫⾯及藝術語⾔,充滿起承轉合,⼀切就「好似電影咁」。我們期望展出的,不單是同學在課程中的努⼒和成果,亦是 3377 師⽣之間回憶的句點。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物化」落合陽一個展
身為媒體藝術家,我常透過攝影、電腦等媒介或媒體設備來探索轉變、物化、東方景觀之美和哲學等主題。我相信,華嚴哲學——一種始於中國,經由朝鮮半島傳入日本發展,並在亞洲常見的思想——是貫穿我作品理念基礎的核心思想。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滿月》| 崔永旭,李康孝,李起助,金德龍及金益寧聯展
Soluna Fine Art 將於二零二一年一月二十八日至三月六日欣然呈獻《滿月》聯展。本展覽將展出崔永旭,李康孝,李起助,金德龍和金益寧的作品。
月亮罐的命名,源自其滿月般優雅的雪白色主調。它有著微妙的色調和物體結構,被視為一種超越傳統陶瓷理念限制的當代藝術類型。駕馭這門精湛技巧的陶瓷藝術家會在製作大型瓷器時,先將上下半部分別泥塑成形,然後再銜接為一體,因此製成作品的形狀不完全圓滿且略有異形,繼而呈現出月亮週轉時演變的狀態。換言之,月亮罐的美在於它存粹的原型和不完美,與西方藝術對完美的執著的相反。此次聯展中的藝術家們展現了他們對美學的理解以及強烈學術性手法,對月亮罐多樣化展開了對話,表現了自然循環與月亮之間的共同哲學。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呂松: 紫皮 ︱個人作品展
Massimo De Carlo 榮幸呈獻中國藝術家呂松與畫廊合作舉辦的第三次個展“紫皮”。
呂松的興趣和藝術靈感來源於虛構並充滿詩意的環境和空間:從早期作品描繪的深綠色樹葉 – 對林間水波草木的驚鴻一瞥 – 到近期被放大的力量感紫色花朵,藝術家思考了自然的力量,以及在思維層面上所暗示的心理狀態。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曹涵凱 x 童窯 – 佰態觀相陶泥雕塑限時展
曹涵凱出⽣於⾺來西亞,主修純美術科,由2004年開始定居於⾹港。因曾參與舞台劇演出的關係,他的創作中經常出現⼩丑及人和動物結合的⾓⾊。他⾃⼩與動物相處,認為動物更懂人性;⽽身在城市卻發現⼈⽐動物有時更具獸性。他的作品探討人生百態及真理,富有靜⽔流深的⼒量, 令人印象深刻。「佰態觀相」個展主要是以⾯ 及手稿⼩品為主,亦為⾸次在⾹港舉行的個展,將會展出過百件曹涵凱的作品。面 主要是透過壓模製作,在基本的結構上塑造出獨有的形態,並以掛牆呈現。手稿⼩品是從靈感的出現作出紀錄,由手起刀落和電光火⽯之間創作出來的小品, 每件都是相當精彩、耐人尋味。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不可告人的話
為了表達不能說的秘密,藝術家能去多盡?
社會從小教導我們:欲跨過界限必承其重。這情景作假不能,若然要趨吉避兇,只能把心底話告諸石牆。因害怕被責怪批評或成為別人的笑柄,而隱藏和扭曲真實的自我。如果能有機會活出真我,我們會把握機會嗎? 當面對熟悉媒界的局限性,藝術會屈服於説文解字嗎?「我的作品唯一的事實就是畫中的物件。」—法蘭克・史帖拉,抽象表現主義者帶我們回到那個沒有註解、圖像就是真實的時代。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後話(I) | 展覽﹕千禧年後回應社會議題的版畫藝術
卡爾維諾曾寫道:「人在受壓迫的時候會寫寓言。」「寓」意指寄託,以虛構故事說明哲理及諷刺時弊。故事雖然虛構,但往往藏著弦外之音,象徵作者對現實生活的不滿或愁緒,以歷史想像的方式記錄當下。當人難以自由地表達己見,便以虛寫實,以寓言呈現真實世界的稜角。《後話》將展現版畫家如何透過創作代替沉默,以細膩的情感為核心,呈現在此波瀾起伏的時代中之生存狀態。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