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OB-25-27YRS-OBJs | 陶啟安個人展覽
我以自身鍾愛的動畫和遊戲物件作為題材。作品或以現成物倒模,又或以拉坯與手捏造型的方式制作而成。以陶瓷這帶有歷史證物意涵為媒介,目的是制造一個介乎於記憶與想像之間屬於我的「歷史文物」。過程就似是把二次元的虛擬世界轉化成現實歷史的一部分,制作一個現實中的角色扮演遊戲。 我想如果那些改編自神話的、虛擬世界的體驗就只能夠作為記憶,滯留在虛空之中,那我也能彷效它們,將「虛構」帶到現實,把人生視作一場後設的遊戲。而「我」作為意識的存有者,操作自身,以創作去遊玩這名為人生的遊戲。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2020世界新聞攝影展 (香港)
「世界新聞攝影展2020」將於3月29日至4日10日,在金鐘統一中心5樓theDesk舉行,免費入場,參觀者需先行預約。「世界新聞攝影展」是新聞業界最高榮譽的攝影獎項之一,得獎作品每年在世界各地巡迴展出,今年香港站展覽由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協辦,除了有機會欣賞到由法新社攝影師Nicolas Asfouri於香港拍攝的「一般新聞/故事組」冠軍照片,更有過百張環球新聞事件的頂尖新聞攝影作品,關注國際時事或者對新聞攝影有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Featherly Fingers, Candy Claws 聯展
或是靈巧、或是笨拙,手本身不過是創造、溝通和連繫的工具。從最輕柔到最剛烈的不同手勢轉換之間,雙手、指間留下觸碰的痕跡,凡是所觸及之地,無一倖免。是次聯展:Featherly Fingers, Candy Claws,以手的姿態作為引旨,邀請不同性別、性向的藝術工作者,作為別人親密關係的觀察者,或是從自我出發的經驗者,回應(女女)親密關係中的張力。
是次展覽場地Les’Play是專為女同而設的親密用品概念店。在一個能夠舒適探討身體歡愉、性別、性向的安全空間內,7位藝術家以繪畫、裝置、錄像等不同媒介探討私密的議題,同時打開討論的可能性,帶領觀眾進入這既遠且近的「私人領域」。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曲╱平」王樂軒個展
首次聽見「Coping」一字,是在約大半年前跟社工的一次見面之中。我後來上維基百科檢索,發現 Coping(Cope-ing,中文譯「因應」)原來是心理學(而非精神病學)用語,意指人在受壓之下做出的各種行為去回應及抒緩壓力。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不是時裝店!
這「店」為您搜羅並展示香港藝術館四大館藏與衣飾鞋履相關的作品,範圍涵蓋古今中外、經典與當代的創作。大家在欣賞這些不同時代的獨特創意之餘,同時亦可與藝術家建構對話,一起思考一些生活議題、審美元素、潮流文化及探索箇中意義。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地平線 – 陳家俊個人作品展 2021
從觀鳥到觀機械鳥
「地平線 | Horizon」是陳家俊的第二次個人展覽。是次展覽主要展出了他在2020年間的動力藝術裝置作品。「動力藝術裝置是甚麼?」這不僅是參觀者常會問的問題,同時也是藝術家關心的問題。
陳氏創作機械裝置多年,從製作爬行機械人,到各種舞台效果機關,再到各種動力藝術裝置,所謂「機械」,時而作為玩具、時而作為工具、時而又作為藝術品(或表現藝術的媒介)。而也許是被這種「機械作為甚麼」的範式潛移默化,導致往後當我們看見一件機械時,會不自覺地沉迷在關心它「作為甚麼」,繼而捕風捉影地追逐它的「用途」、「目的」、或「主題」,企圖越過它的「存在」而去界定它的「本質」。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矢柳剛個展: 地球.家
白石畫廊欣然呈獻日本藝術家個展《地球.家》。展覽為矢柳剛於香港第二次個展,將展出一系列油畫、絲網版畫、雕塑和混合媒體等作品,展示了藝術家多年積累週遊世界的旅程及其創作的堅持。矢柳剛於日本北海道出生,近七十年來通過具異國情調的生動作品體現他對地球和生物的欣賞之情。作為牧場主人的兒子,矢柳剛的童年被馬匹包圍著成長。與動物和自然的互動充份影響了藝術家往後的旅程和藝術追求。從帶廣農高中畢業後,矢柳剛入讀星藥科大學,並於後來中途退學,於橫濱的美國駐軍基地自學並從事繪畫工作。1957年,矢柳剛踏上了穿越南半球包括巴西、非洲和亞洲其他地區的週遊世界的旅程。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Women Gaze︱Anat Givon, Catherine Henriette, Kayee C 及劉衛。攝影聯展
La Galerie 深感榮幸地向各位呈獻四位女性攝影藝術家的藝術聯展。是次展覽帶出兩位新生代香港藝術家 Kayee C 和劉衛的獨特觀點。她們同樣在香港出生並具有實踐藝術的國際經驗。
Anat Givon 和 Catherine Henriette 分別出⽣於以⾊列和法國,並在亞洲⽣活了多年。前攝影記者的經歷和養分灌溉了她們倆的創作。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越近越近》肖像攝影聯展
在影像技術普及化的時代,我們都是攝影師,同時亦是被拍攝的對象。在歷經社交隔離、檢疫隔離及疏離孤立的全球⼤疫症期間,情況尤甚。關於距離,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有⼀名句:「如果你的照片不夠好,是因為你不夠近。」然⽽,這種以「夠/不夠」量度「近」的標準- 是對物理空間狀態,還有關係動態,及情感狀態的直覺呼喚。展覽《越近越近》圍繞對距離的控制,展出九位藝術家於不同時代實踐的肖像攝影作品。藝術家嚴謹地審視他們與被拍者之間的物理及⼼理距離。距離之於現世,比以往任何時代需要更細⼼去拿揑。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Romain Jacquet-Lagrèze 展覽︱《城市詩意》
作為 Ferragamo「Bing Sutt」貨⾞精選的「City Poetry」藝術品之延伸,Blue Lotus Gallery 很榮幸可以展出法國藝術家 Romain Jacquet-Lagrèze 過去⼗年在香港所創作的作品,呈現他對這個家獨特的觀賞⾓度。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