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ie: JCCAC 藝術節
逆轉.夢轉
創作的夢想在近來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下不停震盪。藝術家馮淑霞、岑嘉慧、鄧凝姿、鄧凝梅及謝諾麟,特意要集眾人的力量,實行異想天開一番,在藝術道路上再一次出發。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魚語
魚兒徜徉在湛藍深邃的大海中,總是讓人有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想像。香港人有一句精妙的俚語:「無咗夢想,人同一條鹹魚有咩分別?」沒有了夢想,魚兒的生命也完蛋了。可見魚兒常與夢想連在一起;因為創意與夢想,是在偌大的海洋中,自由游弋而生成。
夢想是人類精神層面的生活,也是一種需要。有夢想,人生的意義才能完整。因此,如何在自由被日益收窄的環境底下,保持著追尋夢想的堅持,不要成為一條日漸陰乾的鹹魚,是當下每個人的功課。
這次以魚為主題的展覽,由三位不同背景的朋友,以不同的藝術媒介,希望透過放射性的想像,帶出魚兒多面向的隱喻。雖然是力量微小的小魚,但正如繪本大師 Leo Lionni 在《小墨魚》童書裡面的小魚群,牠們想出以大魚一樣的形狀游泳,在危險的環境中掙扎求存,可見團結的力量是驚人的。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回去
現在是將來的前一刻,過去只能透過不同的片段拼湊。夢想能回到過去,你會想回到哪個時空?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侯紹政靜物素描作品展覽
「靜物素描」是造型藝術訓練的基石,亦是藝術創作表現的手段,可以登上藝術殿堂的獨立畫種。素描語言作為一種原始樸實、單純直率的視覺表達形式,肯定是所有視覺
藝術思維和靈感的發端。
是次展覽將展示侯氏及其學生近期的素描作品。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邁藝:半路.邁進
「邁藝」集合夢想成為專業藝術家的殘疾人士,通過不同範疇的藝術訓練,尋找各自的風格和創作方向。是次展覽為實現夢想的中期結集,將展出三個課程學員的成果,包括攝影、插畫及角色設計、繪畫共約三十多件作品。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臥遊
受疫情影響的日子, 足不出戶成為了新的日常,COMINGSOON.art 的藝術家策劃展覽「臥遊」,打造一個充滿想像力的家居,讓觀眾從中發掘「旅遊」的體驗,以全新角度觀看藝術。展覽場地靈感源自魏晉時期後出現的「臥遊」及香港家居,藝術家以幽默巧妙的手法將作品融入於不同日常家庭用品中,使再普通不過的物件變成一道風景,為平淡的家居生活帶來新鮮的觀看方式,觀眾根據藝術家特製的「地圖」遊覽此房間,如同置身於陌生的地域展開一場有趣的探索。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漫遊
在疫情下,我們有些地方想去都去不到,所以我們希望藉著攝影和陶瓷創作,引領觀賞者進入多角度的想像空間,去作一次夢想漫遊。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靜紙
過去兩年,社交距離改變了整個世界的生活常態。置身在這時代關口,我們或會對未來感到擔憂緊張,情緒出現焦慮不安,在「靜止」的生活狀態下,我們都需要出口。
透過紙筆,創作者們於靜默的紙張上展開自我對話,延伸成為這次的展覽。以創作尋覓出口,以作品產生共鳴,同時更期望與觀眾建立連結點。配合不同工作坊與講座,讓參加者透過多元化的形式,感受及學習以創作為內在情緒找到合適的修復方式與釋放的出口,為迎接未來的曙光作好準備。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誰甘願受騙?
在社交媒體,常看見書法、插畫或篆刻愛好者與觀眾互動,由觀眾出主意供作者創作,彷似人人皆可當繆思,與作者同行。
是次創作,作者設下了一個非常「互動」的平台,並錄得近一百名網絡用戶參與。
看!這就是互動,誰說不是呢?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180°
人人都以為自己可以 360 度地看地球。事實是,我們生活在地球體之內,不但看不到自己世界的另一面; 遠看月球,黑暗的另一半(180° )也是永遠觸不到、看不到……
我們生活在不斷變種、肆虐横行的 COVID-19 病毒球之內, 我們局部的視角,可否以世界觀建立整全的生活角度?生命體有沒有全球廣寬的視野?未看先判,誰是客觀的!?
展覽場地在觀念上也將開放一半(50%),讓公眾對空間內的裝置球進行 180 度受約制的觀察。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