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ie: 2019
Urban Ghostnets
Urban Ghostnets 是一件關于環境保護的藝術裝置,靈感來自幽靈綱,漁民棄置魚網于海洋中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損害,大大影響水底的植物群及動物群。
Urban Ghostnets用作隠喻我們每天制造的廢物對我們城市造成的損害 , 雖然看不見但每曰俱增。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王克平個人展覽
著名法籍華人雕塑家王克平(生於1949年)是10號贊善里畫廊的代理藝術家。王氏於1978年開始製作木雕塑,並成為中國首個當代藝術運動「星星畫會」的創始人之一。文化大革命結束、毛澤東去世後的數年,中國處於即將經歷天翻地覆的變化的境況,而這時王克平的作品在國內是一種反抗。隨後王克平於1984年移居法國。其作品的核心是木,靈感來源於現代主義藝術家布朗庫西的簡約和中國漢代雕塑的優雅,加上非洲雕塑的原始。過去的四十年間王克平磨礪出獨一無二的雕塑風格。
用他的話來說,他的雕塑過程是一種他從木頭身上獲取亦同時反饋給木頭的協同作用。王克平的作品享譽國際,被收藏於龐畢度中心的法國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巴黎)、M+希克藏品(香港)、福岡亞洲美術館(福岡)等。2015年,王克平被授予法國藝術與文學勳章。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生命不滅藝術展
生命不滅計畫
這項藝術計畫始於2017年,我為緩解一名摯友的壓力而為她作畫,想讓她看看生命中的美,以及生命中另一階段的靜、樂、盼。
隨後我才發現,我的畫作全都涉及,並呈現一生命中常見的共通主題:超越時空的水平-垂直與平衡。
我深信人有兩面:一面外顯於人,一面僅現於己。
我的作品是探索內心自我的旅程,時而充滿光明,時而黯淡,但總有溫柔樂章相伴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藝術再生」Sophie Costa 個人展
畫廊Carré d’artistes與「可口可樂」、「法國五月」藝術節合作,特邀當代藝術家Sophie Costa 於5月1日至6月30日在香港舉行個人展覽,展現Sophie以「可口可樂」罐、錄音卡帶等生活物品,發揮巧思和創意,進行「藝術再生」創作。Sophie更親訪香港,於5月23日在香港中環Carré d’artistes畫廊,以「可口可樂」最新推出的高罐和迷你罐進行即場創作的藝術表演。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那麼遠……而又如此接近
「那麼遠……而又如此接近.
任何形式的藝術創作靈感都是來源於人生經驗和周圍環境的感知。在“航程”中,我們通過在亞洲的旅程,描繪、表達出人們五彩繽紛的生活、充滿快樂的和平。隨著全球化和現代化的突飛猛進,我們傾向於忽略生活中的微小時刻,立於人與自然的和諧,因此“那麼遠……然而如此接近”強調使這些遠景更接近你。藝術引領我們去愛。」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巴黎‧年華 – 林鳴崗油畫個展
法國五月藝術節自1993年首辦以來,是亞洲最大型的文化盛事之一,旨在為觀眾搜羅最優秀的作品。天趣國際藝術為配合這一重要的文化活動,將隆重推出香港旅法油畫家林鳴崗的個人油畫展《巴黎•年華》。展覽於2019年5月31日(週五)下午5時至8時開幕,並於6時舉辦主題為《走近巴黎聖母院》的研討。展期至6月30日。
林鳴崗被譽為第三代旅法傑出藝術家、“人性的藝術家”和“苦吟派詩人”。他從事藝術創作50年,在旅居法國30年期間,他輾轉於巴黎乃至法國各地進行寫生,那裡的自然與人文風光不斷地激蕩他的心靈,並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此次展出的作品從巴黎郊外的優美風光到各色人物的生動肖像,記錄了林鳴崗和這座城市相處的印跡。特別是《巴黎聖母院》油畫組畫,是林鳴崗早期在法國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創作而成,傾注了他濃烈的情感。這套作品吸收了古典主義造型和印象派的色彩,是風景類油畫中的經典之作。相比海明威眼裡“流動的盛宴”,林鳴崗對巴黎有著更敏銳的觀察和更切膚的感受,他的作品用色彩細膩,畫面瀰漫著生活化的氣息和安詳溫柔的詩意。與許多當代藝術僅強調抽象觀念不同的是,林鳴崗更提倡藝術家表達內心真實的情感,只有充滿情感的藝術才有恆久的魅力,不會被時間淘汰,一如他筆下的巴黎。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從巴黎走到威尼斯:維利.羅尼的攝影之旅》
香港大學(港大)美術博物館將於2019年5月31日至8月25日呈獻《從巴黎走到威尼斯:維利.羅尼的攝影之旅》展覽。是次展覽的照片由法國文化部建築及文化遺產媒體中心惠借。法國文化部建築及文化遺產媒體中心的羅尼攝影作品收藏豐富,包括108,000張底片、9000張幻燈片、20,300幀照片、6本參考攝影相冊、接觸影像索引圖、檔案 ( 日記、手寫文稿、私人和正式書信) 及圖書館。羅尼一直認為被攝影作品重現的背景脈絡、並隨附的筆記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本展覽部分重點照片配有羅尼親撰的評論、或援引他自1985年起出版的6本攝影集內的文字。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塗鴉 ·律 — Samee Sam 個展
法國塗鴉藝術家Samee Sam將會在西營盤舉行個展 「Graffitunes overflow」 ,展出一系列共十五件作品,每幅作品的創作靈感源於一首歌曲。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採風無復計東西》陳錫灝個人展
麗景燭春餘,清陰澄夏首的五月時分,陳錫灝將會在他的《採風無復計東西》(L’Affranchissement)個展中與你會面。1945年出生於廣州,五歲隨父母來港,先後在臺灣、法國接受教育的旅法畫家陳錫灝,當初執筆繪畫祇是為了得到精神上的滿足,但竟然一往情深,在不自覺中激發出他對藝術的濃厚興趣,最後成為一生不斷在創作中追求自我突破的藝術家。這次展出的40幅陳錫灝油畫作品,創作靈感主要是來自畫家在日常生活中以人類感知所捕捉到的現實世界元素,並且透過抽象思維探索出蘊藏其中的美學意義,從而穫得的藝術意念。在陳錫灝2017年出版的一本著作《當我們面對一件現代藝術品》中,也詳細闡釋了抽象思維在藝術創作中的重要性。
相關事件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瑪薩拉舞團《人民》
編舞家富阿德.布蘇夫帶領的瑪薩拉舞團,將會呈獻一齣原創舞作《人民》,探索北非舞蹈和當地嘻哈舞的跨文化影響。
首先你會聽到自古以來,令人無法忘懷的節奏,七位男舞者會依著這節拍在台上聚合,把嘻哈舞和傳統舞渾為一體。《人民》傳達出人與人親和交感的強大力量,帶我們走進現代與傳統交織的摩洛哥街頭,令其嘻哈舞更為別樹一幟。
如雜技般地轉動頭部及肢體,目不暇給的律動,舞者伸縮進退,左右翻旋,上下起伏,躍起倒下,變化無窮的節奏把觀眾捲進一場生機勃勃的混合舞蹈探險,既富於現代精神,又深深扎根於摩洛哥社會的傳統。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