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ie: 2018
薩拉班德
Noémi演奏三首巴赫著名的大提琴組曲,並與Jörg出神入化的雜技互相配合。Jörg是一位出色的切爾克斯藝術家,他的演出糅合肢體表演、劇場、舞蹈及現代藝術。
Sarabande《薩拉班德》為巴赫其中一首家傳戶曉的大提琴組曲(No.1,3,及5)。三組意境細膩優雅的樂曲為高空鋼索特技人兼舞者Jörg的演出譜寫三場充滿生命力場景。第一幕,Jörg把點燃了的蠟燭放在桿子的末端,透過靈巧的身手來保持蠟燭的平衡。微弱和不穩定的火焰雖然脆弱,但卻具有柔韌的生命力。第二幕,他在一些吊管間如旋轉木馬般飛躍、旋轉,時而交錯,時而接觸,現場的觀眾都屏息靜氣地看著他歡快地舞動。最後一幕是和諧的第五次延續,他們之間的相會到了最引人入勝的時刻。
從表演一開始,音樂家以她對音樂細膩的傳繹,隨著雜耍藝術家的呼吸加劇。每一次,他都將迷人的Sarabande變成了一幅圖畫。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爵士音樂系列 《重現法國傳奇歌王歌后經典》艾力‧勒蘭四重奏
法國爵士小號手艾力‧勒蘭(Eric Le Lann)將連同鋼琴手保羅‧雷(Paul Lay)、低音大提琴手蕭凡‧羅瑪諾 (Sylvain Romano)和鼓手唐納德‧高圖曼努(Donald Kontomanou), 向著名法國歌手和唱作歌手琵雅芙和 德內致敬。每位樂手會用上兩位前輩的歌曲作即興演奏,展示出對這些法語經典歌曲的獨特演繹。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爵士音樂系列 《向浦朗克致敬》 約翰-基斯杜化‧肖萊、艾爾班‧達舒
主要的意念是從浦朗克的音樂吸取靈感,譜寫一首原創作品,為他建立一個紀念墓碑,如同拉威爾為庫普蘭寫的組曲《庫普蘭之墓》。《立方體對角線》(Diagonale du Cube)樂隊的可營做出媲美爵士樂團的音色,亦可以是由雙鋼琴和管弦樂團演奏的小協奏曲。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爵士音樂系列 《熱門爵士樂曲》約翰-基斯杜化‧肖萊四重奏
肖萊及特別嘉賓將重新演繹爵士經典樂曲,與眾同樂。演出者包括鋼琴(約翰-基斯杜化‧肖萊)、色士風(艾爾班‧達舒)、低音大提琴 (史塔凡.卡域斯奇)及鼓手(基斯杜化.拉維尼) 。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歌劇狂熱 (6) 樂無窮
香港歌劇社特別為2018『法國五月』 “呈獻”「歌劇狂熱「6」樂無窮」音樂會 — 一個集音樂劇和歌劇音樂教育的項目,讓一班『發燒』歌手和演唱家一展才華。曲目多元豐富,充滿火熱和激情。這場音樂會將演唱著名法國、意大利等歌劇及音樂劇精彩片段,為觀眾獻上一個輕鬆愉快的晚上。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傳承維也納
《傳承維也納》音樂會系列為期兩年,紀念傑出作曲家們所創作的偉大樂曲及對室樂的貢獻。這些來自維也納的作曲家是浪漫主義的先驅,他們的作品在19世紀在法國獲得了巨大的迴響。 莫扎特是個神童,年少時已在巴黎演出。 但貝多芬和舒伯特的音樂要在在他們去世幾年後才得到公認。 這個系列的開幕音樂會向這些偉大的作曲家於法國古典音樂的影響致敬。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色士寧人
銅光泛音,清耳悅心、裊裊餘韻,色士寧人。法國首屈一指的哈巴涅拉色士風四重奏將與香港城巿室樂團聯手獻藝。這場音樂會是法國五月藝術節特備節目。既有法國音樂,亦有土耳其作品,還有充滿探戈色彩的音樂瑰寶。曲目包括費利•費蘭充滿浪漫感的《色士寧人》、皮亞梭拉那煙霧迷濛散發著性感、為室樂團而寫的三首樂曲,以及費茲•薩爾為色士風四重奏及弦樂組而寫、帶著異國風情的四首前奏曲。如此豐富的音樂盛宴,您又怎能錯過?
哈巴涅拉色士風四重奏
哈巴涅拉色士風四重奏於1993年成立以來,已成為法國首屈一指的色士風四重奏樂隊。團員四人均畢業自巴黎音樂學院,是國際知名色士風高手狄昂格勒的學生。迄今樂隊已在全球多個國際室樂比賽中,包括波爾多、桑圭內蒂、杜塞多夫、大阪等八次奪冠。多年以來,樂隊定期在法國演出,又走遍日本、中國、美國、加拿大、歐洲各地獻藝。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玫瑰人生》向法國香頌天后琵雅芙致敬 – 安妮·卡赫
向法國香頌天后琵雅芙致敬
2018 節目
香頌音樂劇回味法國歌后感慨又傳奇的一生
演出由尼斯的劇壇鬼才吉爾 · 馬薩拉 (Gil Marsalla) 構思兼執導,並由安妮 ‧ 卡赫 (Anne Carrere) 主演。法國年輕演員卡赫,憑其歌藝被譽為伊蒂 · 琵雅芙 (Edith Piaf) 當之無愧的繼承人。是次演出受到描寫琵雅芙生平的獲獎電影《玫瑰人生》啟發,特意向這位被喻為「蒙馬特小麻雀」致敬。演出包括兩段45分鐘的節目,通過這位巴黎歌手的職業生涯,敘述她由潦倒至成名的故事,同場更投影出一些從未公開的舊照片,是她那時代巴黎著名地點的珍貴圖像。
安妮 ‧ 卡赫出生於法國南部,賦有高超的藝術才能,天生具有舞台魅力。她在知名的「普羅旺斯沙龍」藝術學校修習過聲樂、戲劇和各種舞蹈風格,十幾歲便展開了自己的舞台事業,她還受過古典音樂訓練,能演奏長笛和鋼琴。不過,她很快就一心一意鑽研傳統法國香頌的演唱藝術。
《琵雅芙之夜》 (官方原名為《Piaf! The Show》)於2017年1月6日在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舉行,那是為紀念六十年前琵雅芙曾在此著名音樂廳作最後一場演出。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沃爾頓中提琴協奏曲
法國中提琴家拉•馬爾卡2014年榮獲法國古典音樂大獎的年度新人獎項,樂評讚揚他為中提界的新英雄,音樂界的天之驕子。他首次來港,將與香港小交響樂團於法國五月藝術節中炫技,演奏英國作曲家沃爾頓的中提琴協奏曲,他亦是憑此樂曲贏得2012年國際普林羅絲大賽的最佳演繹獎。音樂會以日本二十世紀作曲大師武滿徹之《安魂曲》開展,進入內省及充滿哲學意味的狀態。史達拉汶斯基當年訪日時被此樂曲綿密的音符深深打動,對作曲家的讚賞無以復加,也是武滿徹成為國際焦點的重要時刻。
同時,現任美國查爾斯頓交響樂團音樂總監的香港指揮林敬基,也會帶領樂團演奏西貝遼士最為人受歡迎的第二交響曲。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貝多芬第三鋼琴協奏曲
節目
馬塞
《逆流I》(世界首演)
由香港小交響樂團及巴黎室樂團聯合委約
柴可夫斯基
G大調第四組曲,作品61,「莫扎特風格曲」
貝多芬
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作品37
法國鋼琴大師紀弗朗(François-Frédéric Guy)對德奧浪漫時期作品之詮釋早成為典範,在演繹貝多芬的作品方面毫無疑問更是獨具匠心,2017/2018樂季大師走訪巴黎、華盛頓、首爾及南美多個城市等演奏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全集及全套協奏曲,好評如潮。大師首度訪港,將與香港國際指揮大賽出爐冠軍卡利及香港小交響樂團演奏貝多芬的第三鋼琴協奏曲,樂曲充滿壯麗的氣魄,緩板浪漫典雅,顯露貝多芬漸趨成熟的寫作風格。卡利現時為德國紐倫堡國家劇院助理音樂總監及首席指揮,並將出任費沙爾(柏林音樂廳樂團)及泰利曼的助理指揮。此外,香港小交響樂團與巴黎室樂團聯合委約法國作曲才子馬塞呈獻最新作品,以他去年訪港所收集到的背景音樂為靈感,繪出當代聲音畫像。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