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ie: 2017
<中間> 瑪莉安.莫婷、搖擺者舞蹈團
嘻哈領域競爭激烈,只有最優秀的能留下來。同時,嘻哈也是一個幾乎全由男性主宰的行業。首席舞者兼舞蹈編導莫婷希望以這部作品證明,女性也能在嘻哈世界佔有一席之地。
莫婷把這場演出打造成電影一樣。她喜歡使用圖片和展示,而非口頭講解,由觀眾自己去詮釋其中的含義。光是表演的關鍵部份,貫穿整場演出。她用聚光燈模仿相機的閃光燈來產生人物投影,並加強作品的感染力。
瑪莉安‧莫婷是一位跨界舞蹈編導。年僅五歲時,莫婷就開始跳古典舞。1996年,她意識到自己對嘻哈滿腔熱情,便開始在街頭跳舞。她曾和國際著名流行歌手麥當娜合作,並藉此積累了經驗。比利時歌手司徒邁發現她深具潛力,給她介紹了更多跳嘻哈舞的機會。2015年,她參加了歌手克莉絲汀和皇后們的《人性熱》專輯巡演。
演出長約一小時,不設中場休息。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西門說》
法國五月藝術節與不加鎖舞踊館合作呈獻艾曼紐.汀的新作《西門說》。2015年艾曼紐.汀赴香港交流時受到四位香港舞蹈員的啟發,與他們一起編寫了這部原創舞蹈劇。
讓我們把兩個兒童經典遊戲結合起來:《西門說》與《西門》遊戲,後者就是那個根據聲音和色調界定,運用四個顏色按鈕重複特定序列的電子桌上遊戲……承擔風險、自我控制、精神集中、腎上腺素上升……它們看似簡單,卻載著順從與疏離並存的空間。
兩個遊戲裏的四個玩家—四位香港舞者—與艾曼紐.汀於在香港舉辦的工作坊相識,繼而隨之造訪法國勒拉佛爾研習。即興創作、接受或打破已啟用的規則、反思創作材料的本質、放下一切顧慮—這些對於四位慣於偏重實踐、學習與快速理解的表演者來說,意味著一個獨特的,探索舞蹈的方法。《西門說》是從這兩個藝術方針延伸出來的;它糅合了高度效率、高超技巧、對遊戲的喜愛以及自身的重新表述。讓遊戲在服從與反抗之間開始吧!
在香港的演出前,《西門說》於2017年1月25及26日在法國勒拉佛爾Pharenheit舞蹈節中首演。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花都芭蕾舞傳奇:今夜星光燦爛
巴黎是愛情和光明的城市,也是芭蕾舞的城市。四個世紀之前,在路易十四推動下,芭蕾舞正是於巴黎誕生。
此作品由藝術總監方坦執導。它對巴黎和受巴黎啟發的藝術家致敬:從佩蒂特至卡爾內、佩蒂巴至琵雅芙、比才至普萊維爾……每一場表演,都與這個光明的城市有密切的關係。
最美妙的雙人舞以不同風格的舞藝演繹不同的故事:浪漫的《吉賽兒》、現代風格的《不,我絕不後悔》、經典超卓的《黑天鵝》、膽色過人的《永遠的卡門!》和新芭蕾風格的《茶花女》…… 表演的高潮,是三對舞蹈員在《在夜裏》(改編自蕭邦的《夜曲》)翩翩起舞,由載譽國際的法國鋼琴家巴爾達擔任伴奏,而編舞的是屢次獲獎的編舞家、真正熱愛巴黎的羅賓斯。
出色的芭蕾舞明星將聯同國際舞蹈員和享負盛名的鋼琴家巴爾達,以愛與熱情,配合優美的舞姿,演繹這些作品。
節目編排:
吉賽兒
雙人舞第二幕,演員:巴特里美、里加
編舞:科拉里、柏洛 // 音樂:亞當
天鵝湖
黑天鵝雙人舞:高歌、加藤凌
原編舞:佩蒂巴 及 艾化李夫 ; 附加編舞: 米瀚文、白家樂 及 周錦欣 // 音樂:柴可夫斯基
間奏曲
鋼琴:巴爾達// 音樂:蕭邦
在夜裏
六人芭蕾舞:索斯柏利奇、賀法爾特;拜特、白蘭加;拉特絲圖、布里安
編舞:羅賓斯 // 音樂:蕭邦《夜曲》
夜曲
鋼琴:巴爾達// 音樂:蕭邦
瀕死的天鵝
獨舞:白蘭加
編舞:里卡度庫爾 // 音樂:聖桑
永遠的卡門!
雙人舞: 巴特里美、薩拉德
編舞:方丹、薩拉德 // 音樂:比才
天堂的孩子們
雙人舞: 拜特、白蘭加
編舞:馬天尼斯 // 音樂:杜賓
茶花女
雙人舞:金瑤、葉康達
編舞:卡尼柏諾烈 // 音樂:蕭邦
資產階級
獨舞:里加
編舞:卓文伯格 // 音樂:布雷爾
不,我絕不後悔
雙人舞:拉特絲圖、布里安
編舞:法菲爾// 音樂:琵雅芙
公園:悔約
雙人舞:索斯柏里奇、賀法爾特
編舞:皮利洛察 // 音樂:莫札特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聯辦節目:超凡之音與拉爾德雷
超凡之音與拉爾德雷
拉爾德雷與香港音樂藝術學院藝術家學部室樂團
被譽為廿一世紀法國最高端音樂會鋼琴家,文森特‧拉爾德雷肯定當之無愧。他的3張全球首演錄音專輯共獲二十四個國際大獎,是當今唯一一個法國鋼琴家獲此榮譽。除鋼琴獨奏會,拉爾德雷聯同德國小提琴家尼古拉斯‧柯爾克特、中國大提琴家朱亦兵及香港鋼琴家李偉安帶來室內樂作品以超凡之音以饗樂迷。法國當代藝術家伊莎貝爾‧里博藝術畫展及酒會於音樂會前開始。
節目內容
2017年6月28日 (週三) 下午8時
文森特•拉爾德雷鋼琴獨奏會
德布西 前奏曲,第二冊
李斯特 《幻想奏鳴曲:但丁讀後感》
貝爾格 奏鳴曲,作品1(米麗雅著最新發行布拉姆斯-貝爾格SACD-CD)
拉威爾 《海上孤舟》、《夜蛾》、《小丑的晨曲》選《鏡》(紀念作曲家拉威爾逝世八十週年致敬)
2017年6月29日 (週四) 下午8時
學院藝術家學部室樂團演奏會
拉威爾 G大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
A小調鋼琴三重奏
佛瑞 《悲歌》
《蝴蝶》
《夢醒時分》
聖桑 《哈巴涅拉舞曲》,作品83
《引子與回旋隨想曲》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法國廣播愛樂樂團聯同知名獨奏家演出
為慶祝法國五月節的銀禧紀念,主辦單位特別邀請了著名的法國廣播愛樂樂團和他們的總監法朗克蒞臨香港。他們將聯同年輕獨奏家組成三重奏,呈獻貝多芬為人喜愛的《三重協奏曲》。其後,他們將獻上來自法國的經典樂曲,包括德布西的《海》和拉威爾的《鵝媽媽組曲》。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開幕音樂會 : 皇家晚間音樂會 《太陽王的誕生》
法皇路易十四自號「太陽王」,15歲的時候他在巴黎羅浮宮的佩蒂特—波旁大廳參演了這齣宏偉的芭蕾舞劇。此劇採用舞中舞的概念,時長12小時。夜晚的整個世界通過五幕舞劇一一鋪展出來,直到太陽升起,象徵太陽王無與倫比的光彩。
當時,首相馬薩林委約法國和義大利最優秀的藝術家創作一部獨特的芭蕾舞劇,講述年輕的路易十四成為「太陽神」的故事,藉此吹噓法國王室的優越地位,因此舞劇的政治意味極為濃厚。「路易十四時代」耀眼的藝術文化政策也隨着這個音樂會的上演而展開。
首演非常成功,接著又演了七場。它在路易十四72年的整個統治期都享有崇高聲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樂譜只有一小部份在50年後被皇家圖書管理員轉錄,而大部份則不知所踪。現在,近400年後它被歌斯邦當樂團的音樂總監多塞重新發現了。經過三年的潛心研究,多塞重構了這部作品。2015年,聖特音樂節和凡爾賽宮皇家歌劇院的演出,慶祝了它的復興,「失傳的」芭蕾舞劇終於得到重生。
為了香港法國五月藝術節的演出,歌斯邦當樂團的藝術總監兼指揮多塞委託了法國視像藝術家古奧爾,根據17世紀和現代的服裝、鑲花工藝造像去設計投影,將之投射到管弦樂團後面的屏幕上,讓我們能透過光影回到路易十四的時代,觀賞當年這部奇妙的製作。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爵士音樂會系列:貝爾蒙特《愛上卓特》
在所有爵士樂音樂家之中,卓特‧貝加對人的思想和心靈影響最深。他的音樂有自己的秘密語言,能與人們的內心直接溝通。當樂迷得悉貝加逝世的噩耗時,都感到十分哀傷。然而,貝加的音樂將永遠銘記在樂迷心中。
爵士樂小號手貝爾蒙特曾在歐洲多國獲獎(包括在1994年獲得金格‧萊恩哈特音樂獎),他是傳奇爵士樂小號手卓特‧貝加的粉絲。貝加在1988年逝世前,曾在巴黎欣賞過貝爾蒙特演奏。為了紀念逝世近三十年的偶像,貝爾蒙特將在這次表演中演奏貝加的專輯之一。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爵士音樂會系列:保羅.雷《熱愛比莉哈洛黛》
比莉哈洛黛是上個世紀最偉大的爵士樂演唱家之一。她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她的嗓子和音樂都能反映她的情感和經歷。當你聽她演唱時,聽到的不只是歌聲,還有句句心靈細語,以及她童年時期的吶喊與掙扎——這段經歷,使她下定決心力抗種族歧視。
比莉哈洛黛是謎一樣的人物,而這樣的人物總是難以描述……不過,為紀念哈洛黛在2015年的百週年誕辰,鋼琴家保羅‧雷和電影製作人加洛斯特以別出心裁而巧妙的手法,把這位二十世紀傳奇人物的事業生涯、音樂和熱情,都活靈活現地呈現在二十一世紀的舞台。
歌曲:
Cheek to cheek
God Bless the child
Ain’t Misbehavin
Gloomy Sunday
Don’t explain
Strange Fruit
Caravan
Créations & improvisations (Paul Lay)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爵士音樂會系列:傑拉汀.洛羅特四重奏《上班》
三位來自法國的國際知名音樂家將展開他們在亞洲的首演。為了向傳奇爵士樂前輩致敬,這三位音樂知己將獻給我們一場充滿驚喜而難忘的表演。樂隊的所有成員都對爵士樂充滿熱情,此次會演奏由法國爵士音樂家韋爾特製作的新專輯《上班》。這張專輯內的作品都非常獨特,細膩地在爵士樂構建的世界裏表達自由擺蕩的精神。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凱拉斯與香港小交響樂團》
節目
利蓋蒂
《羅馬尼亞》協奏曲
海頓
C大調第一大提琴協奏曲,Hob VIIb:1
拉爾赫
《銜尾蛇》 – 為大提琴與室樂隊而作(亞洲首演)(2015)
由阿姆斯特丹小交響樂團、瑞典室樂團、洛桑室樂團、
挪威室樂團、慕尼黑室樂團與香港小交響樂團委約
舒伯特
C小調第四交響曲,D417,「悲劇」
大提琴大師凱拉斯卓越的藝術造詣毋庸置疑,他對早期音樂的熟知,加上與法國作曲巨匠布萊茲的多年合作,使他在20世紀之當代音樂方面也獲豐富的傳承。大師載譽來港,將與香港小交響樂團演奏現時世界最獨當一面的作曲家之一 ─ 拉爾赫,他為凱拉斯與室樂隊而寫的作品《銜尾蛇》。靈感來自古希臘神話的標題,音樂彷彿就像銜尾蛇不斷吞食自己的尾巴一樣,無始無終,無窮無限。作品由歐洲多個樂團及香港小交響樂團共同委約,這次香港的亞洲首演,絕不容錯過。此外,他亦會與樂團演奏海頓經典的第一大提琴協奏曲,鮮明的配器,沉吟的弦音,定必震盪內心最深處。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