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ie: 2016
《候話。四重奏》
那是我(最終)想說的,還是你(最初)想聽的?思。想。說。到底,為何,究竟,原本對方微小反應化成重複影像發現,再思索,開始成字建構、重組、解構其實,雖然,但是,或者等候。說(不)出。(不)該說的。話編舞林俊浩繼《候話。二人角力版》及《候話。三人言濁篇》再度出發,將「說話前思緒交錯那刻」化成感官視聽,與四位獨當一面的表演者:歌唱家梁小衞、演員蔡運華、舞者韓梅和林薇薇,一同遊走說與不說之間,展開一場與自己角力的對話,拼湊出無休止的《候話。四重奏》。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米蘭達與卡里班:惡魔審判日》
世界首演
「你說謊,你這壞蛋!」
「民眾法庭」直播中!起立!當年,在未得父親普洛斯庇羅同意之下,米蘭達與卡里班見面了,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重臨島嶼,聆聽供詞,搜尋證據。民眾法官愛麗兒· 史當給卡里班一個自辯的機會,洗脫「惡魔」污名。觀衆將成為陪審團參與聽證及投票。控罪成立與否,你來決定!
《米蘭達與卡里班:惡魔審判日》是英國文化協會「永恆的莎士比亞」活動之一,由天堂鳥劇團創作。故事取材自莎士比亞《暴風雨》,探討「家」的意義及與「外來者」的關係。英國與香港的聽障和展能藝術家將攜手合作,為觀衆帶來耳目一新的法庭審判劇。香港世界首演將通過網絡在英國格拉斯哥同步直播。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斬.斷》
戲曲中的關公,穿梭時空來到當下的上海,一切在他眼中是何等不可思議!
《斬 斷》由第十七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委約,運用荒誕誇張的手法講述經典戲曲故事─關公斬貂蟬,由糅合傳統戲曲和現代電子音樂而自成一格的戲班樂隊作現場配樂,以創意的方式嘗試回答:中國古老藝術如何回應這個時代?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關於未來,我想說的是》
「當我告訴你們演出已經完結,你們跟著就會鼓掌。」 —— 未來真的不可知?
未來由下一秒開始,可測也不可測。狄波拉 皮爾遜自編自演《關於未來,我想說的是》,由英國首演到歐洲巡迴演出兩年多。新視野藝術節帶來首個香港版本,邀請兩位本地劇場人根據皮爾遜的概念,創作並演出她/他獨一無二的人生劇本。未來不斷成為過去,每次演出當天,演員都會將部分劇本重寫一次,預告演者和觀者的未來。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未來簡史》
黑雲壓城城欲摧。在天蒼地茫之際,兩代人,兩個城市,兩段逆返的旅程,揭示背離與直面痛苦的人類生存狀態。一閃而逝的一念與一念之間,是未來,也是現在。
是現在。目撃痛苦的男人在觀賞音樂劇時,偶遇群舞舞者不祥女孩。他向她表明心跡,她欣然答允。二人決定從北邊移居南方……
是未來。異鄉客捧著一個不知內容的盒子,命定般地由南走向北。走過戰火迫近的荒漠大地,遇上一個又一個的奇特存在—白骨精、沒有心跳的男人、有洞的貓……旅程終點,他碰上了預想不到的命運……
無可遁逃,時間不再是單向往前的列車,它將會帶領歷史走向怎樣的終局?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剎那的烏托邦》
永恆想創
耳目一「身」多媒體舞台演出
時代催人老,生活逼人啞,但,偶爾,剎那間,可以遇上烏托邦,
又青春了,又放肆了,即使只有剎那。
區雪兒、馮穎琪、周耀輝
結識於流行音樂圈,至今,碰撞在被衰老被沈默的城市裡,
呼喚不同的身體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想像,想創,一次叛逆生長的實驗。
誰說我們沒有烏托邦?
林二汶、岑寧兒、馬沛詩、黎玉清、陳雅珊、禤天揚、葉興華,以及眾聲陸續回應: 有!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一零》
一次媒體裝置音樂旅程
音樂跟著時間流動,影像把時空停留。人與各種元素共同遊走在不同建構中,體驗從對立到對調,再延伸到對應的過程,穿梭於「一」和「零」最簡約的元素中,再而進化至無盡的多維空間。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松風》
月亮映照海面,海風掀動浪花,松針層疊交錯,晦暗月色中流連著被塵緣所困的幽靈姊妹 ─ 松風與村雨,她們因著僧人的探詢,現身訴說自身的故事日本能劇的經典劇目《松風》,落在以跨界合作馳名國際的德國編舞家莎莎 華爾斯手中,既保存東方傳統劇場的含蓄簡約,又具備西方歌劇音樂的深厚宏大,加上當代舞蹈流麗澎湃的表達力,糅合出一種嶄新舞台美學,獲評為「令人難忘的總體藝術作品」。
著名當代古典音樂作曲家細川俊夫的作品充滿日本傳統音樂印記,這次他擷取能劇的精髓,以超脫的樂音描繪出敏銳剔透的情感和大自然佗寂之美;歌劇演員與舞者相互交替、反覆推進,將凄怨激烈的情感和詭秘的存在狀態,演繹得恰到好處;舞台上意象鮮明、一虛一實的巨網和木造框架,營造出時空橋樑,讓靈魂回到凡間尋求最終的解脫。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