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ie: 2014
香港電台弦樂四重奏 (10/6)
香港電台弦樂四重奏將在兩場音樂會呈獻最受喜愛而風格不同的弦樂四重奏作品。首場演出將選奏四重奏中最著名的樂章,包括貝多芬《C大調第九弦樂四重奏》中活潑的終樂章及海頓《C大調弦樂四重奏》中莊嚴奏出皇室主題的慢板樂章。布拉姆斯抒情的第二四重奏,與生動的《瑤族舞曲》相映成趣。是場音樂會將適合初次體驗弦樂四重奏的觀眾。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香港電台弦樂四重奏 (10/7)
第二場音樂會將呈獻完整的弦樂四重奏樂曲,包括貝多芬、布拉姆斯與世界首演香港作曲家伍卓賢的作品。雖然理察.史特勞斯以寫作大型管弦樂馳名,觀眾不容錯過他的歌劇《隨想曲》中浪漫的弦樂六重奏。樂曲充滿典型史特勞斯的抒情與張力,香港電台四重奏將在兩場音樂會演奏這首弦樂六重奏,以誌史特勞斯慶典之年。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揮竹狂想郭嘉瑩揚琴演奏會
郭嘉瑩為香港青年揚琴演奏家,亦是香港演藝學院首名揚琴專業碩士。郭氏現為香港演藝學院戲曲學院及音樂學院青少年音樂課程揚琴導師、香港中樂團特約樂師、竹韻小集常任樂師、世界揚琴協會會員、香港揚琴學會創辨人兼會長。郭氏生於廣州,曾先後入讀廣東粵劇學校及星海音樂學院附中,二零零五年以優異成績考取全額獎學金入讀香港演藝學院,先後師從胡若雄、王文禮、陳森林、張汝珠及余美麗。在學期間,曾任香港演藝學院中樂團揚琴道席;二零零六至一零年間參與香港演藝學院與香港大學音樂系合作之《粵樂薪傳》出版計劃,擔任揚琴錄音工作;二零一二年首次舉辦揚琴講座,發表論文《廣東揚琴音樂之回顧與風格體現》;二零一零年及一二年先後舉辦個人揚琴演奏會,大獲好評。郭氏近年致力於揚琴教學及演出工作,曾多次出訪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中國內地、澳門、台灣等國家和地區;曾於香港演藝學院中樂團、香港東方民族樂團、香港城市中樂團、香港創樂團、香港城市室樂團、竹韻小集等擔任獨奏;二零一二年以香港廣東音樂團成員身份參加中國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民族器樂電視大賽,榮獲「傳統民間器樂組合」銀獎;二零一三年創辦香港揚琴學會,同年十月應邀赴台灣出席第十二屆世界揚琴大會,舉辦講座及音樂會。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陳韋潔古鍵琴演奏會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音樂顯才華系列」將於九月舉辦「陳韋潔古鍵琴演奏會」,讓樂迷從中享受古鍵琴與別不同的迷人樂韻,欣賞陳韋潔令人眩目的演奏技巧。
陳韋潔將以「古鍵琴演奏藝術」為主題,演奏弗朗索瓦.庫普蘭的《降B大調前奏曲》及《神祕的路障》、路易斯.庫普蘭的《F大調組曲》、蒲賽爾的《E小調新固定低音,ZT六八二》、莫扎特的C大調《媽媽請聽我說》十二段變奏曲,K二六五、約翰.克里斯蒂安.巴赫的《D大調第二鍵盤奏鳴曲,作品五》及雅恩的《D小調第四鍵盤奏鳴曲》,還有三首拉莫的作品,包括《野人》、《與繆斯的交談》及《鈴鼓舞曲》。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馬淑慧敲擊樂演奏會
馬淑慧生於英國,在香港長大,現居於德國柏林,演奏敲擊樂已超過二十年,以獨奏者和室樂音樂家活躍於國際樂壇。她於二○○七年以最高榮譽畢業於美國密歇根大學,取得音樂學士學位,是著名敲擊樂作曲及演奏家烏度教授的學生。其後她到德國卡爾斯魯厄音樂學院進修,師從中村功,一三年以優異成績獲取音樂碩士學位。她的演奏曲目極廣,既有著名當代作曲家如澤納基斯、埃利奧特‧卡特、里姆、末吉保雄、葛羅泊卡、桑德絲等的經典作品,又與多位作曲家緊密合作,在多個大型音樂節中多次首演敲擊樂獨奏和室樂作品,又愛體驗流行音樂與即興創作,與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是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家。 多年來,馬淑慧獲獎無數,其中包括比利時環球馬林巴琴比賽特別天才獎、德國世界馬林巴琴比賽普斯珍獎、法國第四屆國際高狄‧薛奧鋼片琴比賽季軍、捷克國際馬林巴琴演奏者比賽冠軍、美國古典馬林巴琴聯盟獨奏家賽冠軍、波蘭國際當代音樂比賽獨奏組冠軍以及荷蘭TROMP敲擊樂比賽狄安里鼓勵獎,又在美國音樂表演者協會大賽中獲選為準決賽選手之一。在二○一三年的德國國家音樂比賽中,馬淑慧以精彩的演出打動嚴格的評審團,成為超過一百位參賽者中四位得獎者之一。除了赢得獎學金以外,她還成為德國聯邦特選青年音樂家旗下一員,同時取得德國唱片公司GENUIN一四年的錄音合約。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郭家豪鋼琴演奏會
郭家豪曾獲美國傑出鋼琴家詹姆士•托科讚譽「對音樂極為投入,擁有豐富多變的音色,賦予音樂詩意般的幻想」,嗩吶大師郭雅志亦稱郭氏為「青年鋼琴家中,修養及人品做得最好的其中一位」。郭氏曾在紐約市、辛辛那提、布拉格、台北、澳門、深圳及香港等城市作獨奏及室內樂演出,亦曾在美國國際鍵盤學院暨音樂節、捷克布拉格國際鋼琴學院、辛辛那提熊貓鋼琴節等音樂節中獻藝。郭氏熱衷於室內樂演奏,曾夥拍著名小提琴家黃濱、二胡演奏家程秀榮及嗩吶演奏家郭雅志等同台演出。此外,他曾在郭雅志的專輯《城市暢想》中擔任鋼琴伴奏,曲目包括鋼琴與嗩吶版《百鳥朝鳳》的世界首演錄音,專輯已於二○一○年發行。郭氏最近亦為香港電台第四台灌錄由瑙莫夫改編法國作曲家佛瑞《安魂曲》的鋼琴獨奏版本。郭氏曾獲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委任為全校唯一早期音樂助教,教授巴洛克音樂演奏實踐、通奏低音及古鍵琴演奏等課程。博士畢業後即加入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成為兼職鋼琴及古鍵琴導師。郭氏現為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的音樂課程全職講師,教授鋼琴演奏、室內樂及其他音樂表演相關科目。生於香港,郭氏六歲開始學習鋼琴,主要師從吳美樂、艾德蒙•巴特斯比、尤金•普里登諾夫、伊麗莎白•普里登諾夫和維維安•蒙高馬利,亦曾獲郭嘉特、蒂博代、詹姆士•托科、艾米爾•瑙莫夫、內莉•阿寇比安-塔瑪麗娜等大師指導。郭氏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獲音樂(榮譽)文學士學位,亦為英國聖三一音樂學院院士。其後獲胡格非畢業生海外深造紀念獎學金及積可斯音樂學院研究生獎學金,入讀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並取得音樂碩士學位。及後再獲頒全額獎學金及生活費,入讀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音樂學院,因成績優異,獲大學破格在二十八個月內頒發音樂藝術博士學位。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葉敏姍鋼琴演奏會
葉敏姍生於香港,六歲開始學習鋼琴,其後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師從潘德和郭嘉特,獲音樂(一級榮譽)學士學位。二○○○年獲頒馮秉芬爵士夫人紀念音樂獎助金赴美參加艾斯本音樂夏令營,隨佩里學習。次年獲賽馬會音樂及舞蹈基金獎學金,入讀伊士曼音樂學院跟隨名師妮莉泰•杜爾深造,其後取得音樂碩士學位、表演文憑及音樂藝術博士學位。 葉氏曾於香港及美國贏得鋼琴協奏曲比賽,並與多個樂團合作,擔任獨奏演出,包括香港演藝樂團、德克薩斯沃思堡室樂團及羅徹斯特愛樂樂團。二○一一年,獲葉惠康博士之邀與泛亞交響樂團演出《試探》鋼琴協奏曲。葉氏亦活躍於室樂演奏,曾在香港、廣州、澳門、台北、東京、紐約等城市演出。 葉氏現於香港演藝學院教授鋼琴,並為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客席導師,亦曾多次為香港電台錄音。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