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ie: 2013/14
明日藝術教育機構《不噴火的噴火龍》
不會噴火的小噴火龍獨個兒躲在山洞裡,因為牠不想再被同伴取笑了。直到一場大雨降臨,牠遇到一隻傻勁十足、比牠小百倍的小昆蟲。究竟牠是誰呢?在笑料百出的旅程中,牠倆到底有什麼新發現?一個本土創作的故事,發掘孩子的價值和潛能!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大細路劇團《砵砵車的奇幻旅程》
故事講述「砵砵車」在歡送會上向「多士妹」道別後,正慢慢朝著一道光出發,駛進終點不明的時光隧道,期間與其他不約而同駛進時光隧道的砵砵車相遇。不同形態和狀況的砵砵車互相傾吐各自的遭遇:有的被遺棄,有的被過度摧殘,有的被五馬分屍,有的卻被視為珍寶。正當「砵砵車」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突然被熟悉的呼叫聲驚醒了。原來「多士妹」一直捨不得「砵砵車」的離去,於是放聲大哭。正當他們各處於兩個不同的時空,卻突然傳來令人鼓舞的消息……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Pop Theatre《魔樹》
故事發生於希臘:戴歐尼的父親希望兒子跟自己一樣擁有無比的勇氣,能夠真正克服對大自然的恐懼,可是與父親相依為命的戴歐尼自幼膽小怕事。父親在一個風雨雷電交加之夜,遇見死神拜訪。他費盡最後的力氣吩咐戴歐尼,必須獨個兒下山,跑過幽暗的森林,再乘小木船越過驚濤駭浪的大海,找醫生回來救自己的性命。戴歐尼眼看父親性命垂危,只好鼓起勇氣,依照父親的指示斷然下山。這次經歷開啟了戴歐尼勇氣的大門,面對未來的挑戰與難關,從此不再懼怕。
節目採用原始希臘戲劇的表演形式,部分演員會戴上面具或特別化妝,主要以肢體的形態和聲線的運用來呈現劇情,亦會使用歌詠隊的形式表演。除希望同學瞭解戲劇的源流和歷史發展外,亦讓同學嘗試欣賞大眾較少接觸的表演藝術形式。演出後會舉行教育及互動環節,給同學試戴面具表演。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奇想偶戲劇團《水果七友 II》
《水果七友II》是2011年廣受觀眾歡迎的《水果七友》的延續篇。故事講述眾水果準備慶祝水果村莊一週年紀念之際,提子開始厭倦村莊的生活,剛巧菠蘿與其他水果發生爭執,於是他們計劃一同離家出走!他們走到新奇的陌生之地,遇上多種個性不同的水果,並從他們身上感受到自身生存的意義和使命!可是當提子和菠蘿開始懷念水果村莊,準備邀請新朋友火龍果到村莊參加派對的時候,卻遇到十分危險的事情,可能令他們無法返回村莊……
奇想偶戲劇團《水果七友 II》
劇團以不同類型的戲偶、美妙的音樂及繽紛的舞台,打造一個充實有趣的故事劇場,透過一眾可愛的水果角色,表達朋友之間互助互諒的重要,希望藉此故事感染兒童觀眾。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一條褲製作《本來沒有菜園村》
擅長發掘具有社會意義的題材,以戲劇形式表達,引起參與者反思的一條褲製作,明年三月將以紀錄劇場方式演繹菜園村事件。
紀錄劇場主要以社會現實為依歸,選取一些震撼人心的事件或現象,由創作人進行研究、搜集口頭或紀錄資料,加上藝術想像,成為一齣回應社會又不失戲味的成功作品。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羅永生博士曾說菜園村事件「無疑是香港歴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這場令人耳目一新的運動,包含了很多豐富的面貌,涉及的層面亦很廣。」菜園村事件的確牽連甚廣,而且事情仍在發展中,既未落幕,已經影響深遠。
一條褲製作將以《重建菜園村》為基礎,建基於一直以來搜集的資料,發掘更多層面,走訪相關人士,重新整理創作全新劇場版本《本來就沒有菜園村》!《本來沒有菜園村》由香港小劇場獎最佳編劇得獎者滿道編寫,一條褲製作藝術總監胡海輝執導,聯同多位創作演員,帶領同學追溯反思本土歴史的重要一章。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天方夜譚》(跨媒體版)
節目選取《天方夜譚》中的故事及其源起,以集體編作形式,配以大木偶、音樂、舞蹈等跨媒體藝術元素,把書中的文字活現劇場。演出前後,主持會向同學介紹《天方夜譚》這部名著,並講解如何欣賞這個跨媒體劇場作品。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天邊外劇團《愛麗斯夢遊文化中心》演出及舞台效果示範
透過「蝦碌」百出的舞台劇總彩排,讓同學體會一齣舞台劇的台前幕後創作實況。同學可從節目中了解香港文化中心劇場各種舞台裝置及燈光音響的操作與運用,亦有機會置身舞台,擔任不同的崗位,從表演者或製作團隊的角度,親身體驗整個劇場的製作。節目又設影像與舞台的互動示範環節,讓同學進一步了解台前與幕後之間的直接關係。在最後的答問環節中,同學亦可直接跟演員及製作團隊交流製作及欣賞舞台劇的心得。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大細路劇團《嘰喱咕嚕音樂家》
創作靈感來自經典格林童話《不來梅的音樂家》,配以家傳户曉的古典音樂,譜上廣東話歌詞,讓同學在熟悉的語言環境下,欣賞一齣生動可愛的現代版古典音樂劇。故事講述四頭各有理想、身懷奇技及熱愛表演的小動物,牠們都希望成為出色的音樂家,可是性情各異:雞性格高傲;貓貪心怕事;狗衝動惹禍;驢固執笨拙。雖然牠們相處並不融洽,但因形勢所逼,只好互相依靠,一起上路,組成「嘰喱咕嚕樂隊」,流浪人間。牠們邊流浪邊賣藝,途中烏龍百出,笑料一籮筐,後來更遇上大賊……他們最終能否達成願望成為與別不同的音樂家呢?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明日藝術教育機構《狐狸伯伯幾多點》
小公雞當當很喜歡到狐狸伯伯的小攤檔買雞蛋仔,因為狐狸伯伯不但廚藝了得,還講了很多故事給不曾離開過農場的當當聽。可是當當的爸爸卻不喜歡兒子接近他。狐狸伯伯希望臨死前當當能陪伴他到農場外的沙灘旅行,當當冒著被爸爸責罵,決定完成狐狸伯伯的心願。他們看著夕陽,分享狐狸伯伯從雜誌剪下來的異地照片。之後,當當秉承狐狸伯伯的遺志,帶著他遺下的非洲紫蘿蘭,決心要走遍他們一起看過的那些地方!
《狐狸伯伯幾多點》是一齣本土創作的戲偶兒童劇,希望藉著狐狸伯伯與小公雞當當 (兩種天性對著幹的動物) 的友情故事,帶出對異己包容和欣賞的信息,並鼓勵孩子鼓起勇氣,面對恐懼,踏出更遠的一步。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音樂事務處《管弦絲竹知多少》中樂音樂會
香港作曲家關迺忠先生作品 【管弦絲竹知多少】利用江蘇民歌「茉莉花」為主題,通過樂團不同樂器輪流奏出主題變奏旋律,並由旁述者逐一介紹中樂團內的樂器。全曲演奏時間接近二十分鐘,樂曲不但使聽眾對中樂團樂器有基本認識,本身亦是一首非常動聽的樂曲。音樂會中,音樂事務處導師中樂團將演奏此曲主要的樂段,再配合不同樂器的個別介紹示範,使同學一方面認識各樂器的個別特點,亦可以了解各樂器在中樂合奏時的效果與角色。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