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ie: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
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
敦煌石窟是佛教藝術的寶庫,更被譽為「中世紀的百科全書」。2014年香港文化博物館首次與敦煌研究院合辦「敦煌 — 說不完的故事」展覽,廣受歡迎。這次我們很榮幸可以與敦煌研究院再度合作,透過數碼化保護技術的成果,結合敦煌出土文物、石窟藝術和嶄新的多媒體節目體驗,帶領觀眾深入認識敦煌文化的內容,細味佛國世界和平凡眾生的故事。 科技在文物保育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敦煌研究院在數碼影像紀錄、三維信息提取、虛擬現實重現,以至透過互聯網和多媒體節目作推廣方面,都是內地博物館界的先驅,而且取得了顯著成績。是次展覽有近100組展品,透過西魏時期極具代表性的第285窟、以數碼技術展現的虛擬洞窟和莫高窟第61窟「五臺山圖」壁畫、文物文獻、多媒體互動裝置及影音節目等,全方位介紹敦煌的歷史和藝術內容。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八代帝居 ─ 故宮養心殿文物展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宮囍-清帝大婚慶典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無常人生:奈良美智
香港賽馬會呈獻《無常人生:奈良美智》─ 著名日本藝術家奈良美智在香港舉行的首個大型個人展覽。展題來自奈良美智其中一件畫作-《Life Is Only One! 》。耐人尋味的語句背後到底蘊含甚麼寓意?奈良美智誠邀香港觀眾發揮想像力,與畫對話,並進入他的藝術世界。展覽展出藝術家過去二十年的多件作品,包括畫作、素描、攝影、雕塑以及混合媒體裝置,藉此引領我們伴隨奈良美智,參與這趟無拘束的「生命之旅」。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敦煌 ― 說不完的故事
是次的展品近120件/套,囊括了敦煌石窟主體的主要內容類別,充份顯示了敦煌文化所涉及的廣闊層面。重點展品包括三個具代表性的複製洞窟、長達近13米的涅槃佛像、回鶻文木活字粒、古藏文經卷、敘利亞文聖經、海內外僅存的西夏文經咒要語,以及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開拓者常書鴻先生及段文傑先生等人的壁畫臨摹作品等。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吉卜力工作室場面設計手稿展.高畑勲與宮崎駿動畫的秘密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光.影—意大利巴洛克藝術大師.卡拉瓦喬
世上最珍貴和最重要的名畫之一,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的傳世名作:《以馬忤斯的晚餐》(Supper at Emmaus) 將於2014年3月12日至4月13日在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舉辦之「香港賽馬會呈獻: 光‧影—意大利巴洛克藝術大師‧卡拉瓦喬」展覽中隆重展出,入場費全免。
有賴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慷慨贊助港幣482萬,意大利駐港領事館聯合策劃及主動促成此獨一無二的名畫由意大利米蘭布雷拉畫廊外借至香港的事宜,這次將是《以馬忤斯的晚餐》(1605-1606)首次於亞洲展出。
《以馬忤斯的晚餐》是矚目的巴洛克風格鉅作,繪於1605至1606年,當時畫家因為犯謀殺罪而被放逐,正經歷著人生中的黑暗時期。畫作內容是耶穌基督復活後,在一個名叫以馬忤斯的小鎮向祂的門徒顯現。此真跡乃世界上少數現存的卡拉瓦喬作品之一,在是次展覽的投保額達6000萬歐羅。
此展覽由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的韋一空教授策展,同時展出周俊輝、蘇慶強、曾建華和王無邪四位香港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反映卡拉瓦喬畫作的特色在數百年後如何在現代藝術品中流傳。
作為展覽的序幕,布雷拉畫廊首次授權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製作《以馬忤斯的晚餐》的大型影像在太古廣場投射放影,畫面高達兩層,鉅細無遺,好讓香港觀眾增加對此名畫的認識。
這是全世界首次以此方式展示《以馬忤斯的晚餐》的巨型影像,讓觀眾以全新角度欣賞這幀巴洛克藝術鉅作,從中發掘卡拉瓦喬革命性繪畫風格的細節,並了解作品背後的故事,創全球先河。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行政總監孟淑娟在太古廣場預覽時表示:「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很榮幸能主辦此展覽,向觀眾呈獻卡拉瓦喬這位革命性藝術家的傳世名作,同時展出香港本土藝術家的當代作品。」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