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香港藝術發展局2010 年起藝術年鑑及年度調查計劃收錄的表演藝術節目*及視覺藝術展覽紀錄

追尋 – 鍾寶倫個人攝影展

作者 :
藝術類別 :
年份 :

發達、向上流動、做個中產,是很多生活在殖民地年代香港人的夢想。但自九十年代始,當香港逐漸變成中國的一個城市,這個夢慢慢變得遙不可及。1997年至今政權轉移超過廿年,隨着年輕新一代的成長,原有夢想增添了新的非物質成分。在這輯作品中,我嘗試記錄與重現近年在社會不穩定及衝突加劇下香港人的靈魂與精神面貌。

標籤 :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臨時邊界 – 曾冠群個人攝影展

作者 :
藝術類別 :
年份 :

本系列作品主要記錄後殖民香港轉移進中國「新時代」的過程,曾冠群透過鏡頭,持續捕捉變化中的香港,當中的微妙日常。

自雨傘運動起,創作跨越五年,照片意外地成為曾冠群對他唯一視以為家的地方——香港——的一種哀悼。

展覽展示數以百計照片,對氾濫沉思,並透現曾冠群如何執迷於捕捉一個崩壞中的城市之短暫無常,帶岀置身其中的困惑,呈現岀正逐漸消失的一國兩制,令原有邊界消亡,令他的城市在不斷的進犯中消溶。

曾冠群喜歡簡潔懷舊的風格,照片純以底片拍攝。

標籤 :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另一片天空 – Klaus Capra 個人攝影展

作者 :
藝術類別 :
年份 :

透過影像隨筆《另一片天空》,我觀察到身邊的當代性,包括當下時間流逝的影響、似乎從線性空間及時間伸出的後真相世界中的夢(記憶)的地方。大部份硬照與片段攝於香港及上海—兩座息息相關、並經歴過重大轉變的大都會。當代城市的空間本身就是極之短暫,會岀現萎縮,也會擴展。周邊事物會隨每一代人的需要而轉變。但是,在一個不斷轉變的城市內,記憶能留存下來嗎?透過《另一片天空》,我嘗試記錄並疏理集體回憶的印象。

標籤 :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黑暗中永恒的光-李嘉睿攝影展

作者 :
藝術類別 :
年份 :

身處於黑暗中,我時常感到無力。光,即能量、生命力。當我被無力感包圍的時候,它讓我重新感受到生命的意義,指引我不斷前行。光或來自於自然,或來自於親情、友情或愛情。它指引我去創造而不是去毀滅,去成為而不是去逃避。當時間過了很久很久,顏色褪去了,親人離去了,愛情消逝了,朋友走散了,呼吸停止了;只剩下光,直至永恆。於是,我用攝影的方式呈現光,只希望它能在這黑暗之中點亮他人。

標籤 :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非常日常

作者 :
藝術類別 :
年份 :

「反修例運動」自2019年6月起以幾何級數激化,為香港市民的生活帶來巨大衝擊,令香港烙下一道難以磨滅的疤痕。
小城市的小市民,日常生活變得不再尋常,抗爭、衝突融合成另一種習慣;紛亂、崩壞衍生出另一種井然。透過鏡頭記錄的每一瞬間,反映了街頭上激烈與安然的對立,在同一時空下,格格不入但又和諧地共存。

標籤 :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With Light – We Can Conquer Our Fear

作者 :
藝術類別 :
年份 :

跟很多香港人一樣,在2019的下半年,我經歷了不能言喻的焦慮、憂傷與恐懼。然而,天上滲出的微光,及地上信念相同的人們的互相守望,像守護天使一樣,給了我希望,戰勝內心的恐懼,令我繼續前進,沒有放棄。我相信,總有一天,光會將一切從黑暗中彰顯出來。

標籤 :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路牌、電燈柱、樹」竺諺民個展

作者 :
藝術類別 :
年份 :

在城市與郊野之間的遊蕩讓我找到城市中沒有意義的意義。甚少人會故意走上公路觀賞路牌、電燈柱甚至那個「轉彎位」。在一次遊蕩中,我意外地走到一條公路的底下,高長的公路在我頭頂延伸開去,改變了我對空間的經驗與閱讀。我遊蕩於城市與郊野之間被忽視的地方。透過攝影再次建構空間,嘗試在沒有意義的地方重新獲得經驗。

標籤 :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人像日記:十八港孩

作者 :
藝術類別 :
年份 :

2019年,香港出現多次大規模示威。范家朗嘗試透過人像攝影探討香港社會狀態的變化。

標籤 :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三秒.頃城

作者 :
藝術類別 :
年份 :

在對立與平靜並存的時代洪流中,交通燈是城市的導航員,亦是歷史見證者。影像創作人在2019年不同月份遊走香港不同區域,捕捉黃燈亮起時「三秒」內的瞬間,側面刻劃這座恆常在前進(綠燈)與暫停(紅燈)之間拉鋸的城市,如何在日常/無常中渡過這關鍵的一年。

標籤 :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消逝-陳國榮攝影展

作者 :
藝術類別 :
年份 :

隨着經年不斷的翻新和重建,香港很多設計獨特的舊式樓宇的已漸漸消逝。它們像許多區內原有居民一樣一去不復返,留下的僅是回憶與影像。

我帶着相機去到這些舊區,透過拍攝去回想當年的生活。居民在這些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舊建築物內留下的痕跡就正好刻劃著他們的奮鬥精神。建築物內獨有的手工藝和寧靜氣氛,驅使我繼續以攝影找回美好記憶。

標籤 :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