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ie: 太古音樂大師系列
馬勒十與蕭斯達高維契十
可能許多作曲家都甚為迷信,所以自貝多芬以後,鮮有作曲家膽敢創作多於九首交響曲。馬勒在寫作第十交響曲期間與世長辭,更令此說甚囂塵上。後來多位音樂學者均嘗試完成這首交響曲。這場音樂會演出的版本由與馬勒份屬好友的指揮名家門德爾伯格寫於1924 年。音樂會另一曲目是蕭斯達高維契的第十交響曲,蕭氏一共寫了15 首交響曲,可說是打破了交響曲不過九的迷思吧。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范斯克|芬蘭之旅
[1]. 西貝遼士:《芬蘭頌》
[2]. 連寶格:《單簧管協奏曲》(中國首演)
[3]. 西貝遼士:《第二交響曲》
芬蘭指揮范斯克的「芬蘭之旅」,將為觀眾呈獻芬蘭作曲家連寶格和西貝遼士的多首美妙樂曲。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圖畫展覽會
《圖畫展覽會》是穆索斯基最著名的鋼琴曲目,經拉威爾改編的管弦樂作品,為音樂會帶來俄國童話色彩。指揮格拉夫與俄羅斯小提琴之星馬克汀載譽而歸。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梵志登的布魯赫納4
莫扎特 第二十二鋼琴協奏曲
布魯赫納 第四交響曲「浪漫」
梵志登以演繹布魯赫納的作品聞名於世。今季樂迷終於可以在香港欣賞大師棒下的布魯赫納第四交響曲,大飽耳福。同場,技巧高超的鋼琴家洛蒂將演奏莫扎特第二十二鋼協。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雙簧管之夜》
曲目
貝多芬第四交響曲聆聽
盧適卡《奧洛斯歌謠》,為雙簧管及樂團而作聆聽
莫扎特《魔笛》詠嘆調四首(為雙簧管而編曲)
史特勞斯《狄爾愉快的惡作劇》聆聽
莫扎特與雙簧管,天作之合的美樂!齊來細聽雙簧管大師利樂斯重新「演唱」《魔笛》的詠嘆調,還有史特勞斯的繽紛、貝多芬的歡欣,以及指揮家盧適卡散發著古希臘氣息的歌謠。管樂迷不可錯過的雙簧管之夜。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精選莫扎特」
曲目
莫扎特《魔笛》序曲
莫扎特第二十三首鋼琴協奏曲
莫扎特第三十九交響曲
來接受莫扎特的清新洗禮吧!港樂將為你帶來一夜如燕語鶯聲般的全莫扎特音樂會—天馬行空的 《魔笛》旋律為序,震撼堂皇的第三十九交響曲作結。紐約愛樂的客座藝術家、以色列鋼琴家巴納坦將演奏莫扎特如銀鈴閃爍的維也納式鋼協,以滿滿的甜蜜喜樂充滿觀眾的心。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馬勒與孟德爾遜
曲目
孟德爾遜《仲夏夜之夢》序曲
孟德爾遜第一鋼琴協奏曲
馬勒第四交響曲
本樂季的馬勒探索之旅以清脆剔透的雪鈴聲作結。馬勒於其第四首交響曲,以最終樂章繪畫出孩子眼中的烏托邦一一盤盤滿溢的佳餚美食、身輕如燕的少女翩翩起舞、無憂無慮的天使歡欣高歌,而為我們熟悉的女高音饒嵐將飾演聖則濟利亞的樂師,以裊繞不斷的歌聲娓娓唱出這無憂天堂的歡愉。同場,十三歲的鋼琴家王雅倫將演奏浪漫璀璨的孟德爾遜第一鋼協。這夜的如夢似幻,以孟德爾遜仲夏夜之夢悠悠揭開,讓音樂廳搖身一轉變成精靈和戀人所居的奇幻森林。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冬之夢
柴可夫斯基的第一交響曲「冬之夢」散發著一種叫人著迷的抑鬱及神秘感,指揮家佛斯特將與港樂把俄羅斯皚皚雪山帶到文化中心的舞台上。同場,史上最年輕的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贏家諏訪内晶子將演繹華爾頓小提琴協奏曲,透過充滿抒情的小提琴獨奏及醇厚的樂團伴奏,讓觀眾感受作曲家對意大利的激情。這一晚美樂將由香港作曲家姚恩豪的作品作序曲,以斑斕的樂韻帶領觀眾觀看倫敦都市異常的一面。
曲目:
姚恩豪 – 《倫敦市民異常受傷》
華爾頓 – 小提琴協奏曲
柴可夫斯基 – 第一交響曲,《冬之夢》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張昊辰的拉赫曼尼諾夫
港樂首席客席指揮余隆是當代中國音樂大使,由他執棒的第二個節目,先以著名中國作曲家陳其鋼的 《五行》作開場曲、然後聯同2009年范·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冠軍張昊辰,演奏拉赫曼尼諾夫浪漫抒情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必讓觀眾聽得如痴如醉。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梵志登|布拉姆斯與柴可夫斯基
布拉姆斯傳頌後世的小提琴協奏曲,是充分讓好友小提琴大師姚阿幸大顯身手的傑作,抒情的旋律與精彩的配器,深受小提琴家歡迎,樂團首席王敬的演繹令人期待。在結束短暫的婚姻後,身心受創的柴可夫斯基重新振作,寫下他非常滿意的第四交響曲,並特別獻給好友梅克夫人,借樂章訴說不屈於命運的意向,振奮人心。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