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吉祥
展覽共介紹52幅漫畫,演繹各種傳統吉祥意思,皆由本館總監楊春棠於今年創作,全部收錄於其最新著作《半一浮生》。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香港影藝文化協會 第十屆會員作品展覽 2020
為慶祝本會成立十周年,現定於2020年5月30至6月1日一連三天於香港文化中心舉行會員作品展覽,今次會使用A3 (12×16吋) 相紙為各參加者列印作品,及用雙面黑色膠面foam board裝裱,而務求達到最佳展示效果,所有參展作品每年均會由馮sir及Eva親自打印於重磅優質紙材上,非一般沖晒機的效果可以比擬!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Media Art Project 2020 Ⅱ
韓國文化院誠意呈獻本年度第 2 個 Media Art Project 2020,展出新晉藝術家 HAM Hyekyung 的 6 條影像藝術作品。
本月的藝術家 HAM Hyekyung 通過從不同地方蒐集的圖像和故事,拼湊為「某個人的故事」。故事中並沒有可靠的敘事者,也沒有過多的情感表露,而是透過影像與敘述者或現有的敘述風格的差異,以隱喻帶出現實生活中不適感、不安,以及將迎來結局(或已經結束)卻無法確定結束何時來臨的情況。駐香港韓國文化院將展出 HAM Hyekyung 藝術家分別在香港,日本,泰國,加拿大和韓國拍攝的 6 個影像藝術作品。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WHILE YOU SLEEP
只提供英文內容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Let the time pass
只提供英文內容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Milan – Hong Kong design, new forms and functions in parallel with Italian iconic works
只提供英文內容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液態花火 。茶具酒器」聯展二
延續《茶影留痕》展覽後,Touch Ceramics 誠邀18位香港,台灣和日本的陶藝家,推出《液態花火 。茶具酒器聯展》。
茶與酒,是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兩種「液態」文化。這次我們蒐羅了不同藝術家的茶器及酒器,並配合中式茶、日本清酒刷出不一樣的花火。在疫情的陰霾之下,我們透過茶多酚與清酒燃點一場燦爛的盛宴,為大家的生活增添色彩。
18位陶藝家的作品承載著他們對茶酒人生的取態,有些藝術家只造茶器,有些只造酒器,有些則摸索茶具和酒器的關連。這些器皿皆是三地文化之載體,不同的器形,質感,釉色,展現了豐富的茶酒文化,訴說著藝術家的人生哲理。
本展覽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將於11月3日至12月3日舉行,我們將展示鐘雯婷、尾形香三夫、木ノ戸久仁子、石山哲也、佐藤美佳、中村讓司、白井渚、張璽元、陳思光和張永昇的作品。而第二部分將於12月3日至下年度1月3日舉行,而我們會展示片瀨和宏、大中和典、梶間智繪、劉逸偉、小林千惠、福岡貴矢、藤野征一郎的作品。
展覽同場亦有特設空間,茶酒侍Season Li會為賓客特別調製茶酒,好讓大家在半刻靜謐中,放慢腳步,享受「液態」文化。此外,我們亦歡迎大家參加「液態導賞」,在半小時的導賞中,深化大家對陶瓷及茶酒文化的認識。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藝薈香港 — 由巴塞爾藝術展呈獻
由巴塞爾藝術展呈獻並與典亞藝博共同協作的「藝薈香港 — 由巴塞爾藝術展呈獻」,呈現曾於香港展會參展的本地藝廊所代理的精湛藝術作品,包括精確細緻的策展專題群展、藝術歷史項目、個展及藝術電影等。在充滿挑戰的2020年,巴塞爾藝術展誠意邀請典亞藝博的觀眾親身體驗藝術帶來的震撼,並感受香港視覺藝術界別所發揮的團結互助精神。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南區藝術日
今年四月,萬眾期待的南區藝術日將於四月二十五日(星期六)再度回歸,帶給一眾藝術愛好者一連串藝術展覽、開幕酒會及表演。我們誠邀您一起參觀黃竹坑至田灣的另類藝術空間,探索南港島區這個新興藝術中心。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水墨長征計畫2020:合氣〉第二階段
a.m. space將於9月15日至12月15日呈獻《水墨長征計畫:合氣》。「水墨長征計劃」自2015年開始,向觀眾呈現當代水墨的獨特面貌,提煉出更多富有水墨精神面貌的藝術作品。來到2020年,我們再次踏上長征,推出《合氣》,以神話「女媧補天」和「共工觸山」為引子,分為兩個階段,前柔後剛,由十四位藝術家運用不同媒介,探尋水墨氣象的幽明之故。
第二階段藝術家包括麥盛豐、馮捲雪、劉善恆、錢銀笑、劉敬楠、曹焯焱、馮凱珊。
「水墨長征」一直以來希望在媒介以外討論水墨,所以請來麥盛豐及劉善恆在水墨的議體上做趣味性的實驗,在當中的過程中孕育出不同的藝術體系,發展出更多的可能性。麥盛豐的作品《格局》以動畫錄像形式描述生存的規律。劉善恆作品《冰蓮圖》曾於美國曼徹斯特的藝術館展出,攝影中體現蓮花的生命力,表達自然與人類的共存關係和生死百態,作品中耐人尋味的留白空間細訴著劉善恆對世界的無盡話語。
曹焯焱及馮捲雪都用版畫來切入兩個不同時代的水墨時空。曹焯焱的作品《刀客》彷彿將自己送到北魏時代,用剛猛方整的字體來自述一個年輕文人的抱負和決心。馮捲雪則在三四十年代和未來2084年間來回,用木刻風格來為想像中的未來城市繪畫城市宣傳畫。版畫的可複製性在兩位藝術家的手上皆呈現一種超越時空的想像,接通中國美學中獨有的追崇「古意」。
馮凱珊,錢銀笑都是傳統水墨的能手。馮凱珊擅長繪畫工筆動物,描繪《自由騎士》中描繪象棋中的騎士,並以滲化效果表現棋盤的格局。錢銀笑的抽象繪畫憑藉單純的感覺與力量,創作出輕與重,快與慢等不同的節奏。將山水畫的元素幾何化,成為充滿質感的抽象繪畫《吞噬》及《糾纏》。
本篇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