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劇折子戲精選
戲曲

簡介
簡介
關於評劇
評劇源於中國京東唐山一帶,念白和唱詞貼近口語,以唱功見長,或高亢悲壯,或低迴委婉,節奏、速度、調式多變,唱詞通俗易懂,觀眾容易明白,非常受落。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評劇發展迅速,除上演傳統戲外,還演出貼近生活的現代戲。
「評劇折子戲精選」挑選三段膾炙人口的評劇折子戲,《花為媒》浪漫惹笑、《包公賠情》情理動人、《井台會》蕩氣迴腸,讓香港觀眾欣賞這些由國家一級演員及梅花獎得主的精湛演技之餘,感受評劇那份節奏靈動,色韻俱佳的意趣。
《花為媒》
張家五姑娘待字閨中。媒婆阮媽為她說媒,提親王家公子王俊卿,殊不知王俊卿與李月娥早以香羅帕為媒私定終生。阮媽以王公子表弟賈俊英假冒去相親,在花園中與張小姐一見鍾情,並以玫瑰花為定情信物,而此時張小姐卻不知自己愛上了一個假冒的王俊卿……
《包公賠情》
包公赴陳州放糧,其侄包勉長亭餞行。百姓攔轎喊冤,狀告包勉貪贓受賄,吞沒災糧,逼傷人命。包公大義滅親,為民除害,並回府向嫂嫂王鳳英賠情;王鳳英痛失愛子,不問情由,不容包公分辯。包公唯有將狀紙呈予嫂嫂,王鳳英始明白箇中因由,諒解包公。
《井台會》
五代時,劉智遠別妻李三娘出外投軍,三娘在家遭兄嫂虐待,產下一子名為咬臍郎,由僕人送往劉智遠處。十六年後,劉承佑(即咬臍郎)打獵途中與在井台汲水的李三娘相遇,三娘托承佑為丈夫捎書傾訴離別後遭遇,承佑始知三娘是其生母。承佑回稟其父,夫婦、母子始得團圓。
主辦單位
香港藝術發展局
、 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 深圳市設計之都推廣辦公室
演出/製作單位
深圳市世紀戲曲藝術研究院
語言 : 粵語
折子戲戲碼:《花為媒》
演員:羅恵琴 (國家一級演員 梅花獎得主)、李妮 (國家一級演員)、趙斌 (國家一級演員 梅花獎得主)
折子戲戲碼:《包公賠情》
演員:孫路陽 (國家一級演員)
折子戲戲碼:《井台會》
演員:劉慧欣 (國家一級演員 梅花獎得主)、王麗京 (國家一級演員)
註:活動資料收錄自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出版的《香港戲曲年鑑 2014》。
演員:羅恵琴 (國家一級演員 梅花獎得主)、李妮 (國家一級演員)、趙斌 (國家一級演員 梅花獎得主)
折子戲戲碼:《包公賠情》
演員:孫路陽 (國家一級演員)
折子戲戲碼:《井台會》
演員:劉慧欣 (國家一級演員 梅花獎得主)、王麗京 (國家一級演員)
註:活動資料收錄自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出版的《香港戲曲年鑑 2014》。
資訊
最低票價
$80
最高票價
$260
室內/室外
室內
本地/非本地製作
非本地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