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香港藝術發展局2010 年起藝術年鑑及年度調查計劃收錄的表演藝術節目*及視覺藝術展覽紀錄

藝遊鄰里計劃iv:山海經後傳──林玉蓮作品展

視覺藝術

Event Detail Image
子分類

混合媒介及裝置; 繪畫

地點

荃新天地高層地下UG62; 沙田大會堂展覽廳

開始日期

2010/02/27

結束日期

2010/03/31

子分類

混合媒介及裝置; 繪畫

地點

荃新天地高層地下UG62; 沙田大會堂展覽廳

開始日期

2010/02/27

結束日期

2010/03/31

藝遊鄰里計劃iv:山海經後傳──林玉蓮作品展

簡介

簡介

「藝遊鄰里計劃」是希望將視覺藝術帶到不同的社區,讓市民有更多機會欣賞到本地藝術家的作品。展覽系列自2001年起展開,轉眼已是第四屆計劃的尾聲。今屆壓軸的藝術家是林玉蓮,林氏長期專注從事裝置藝術,作品環繞四個主要系列發展:「再生試驗」、「新銅時代」、「種植文明」以及近年的「山海經後傳」;其他作品包括「流動天空」、「吃檸檬的西九天幕」、「寓言 ─ 十九烏鴉」、「朱古力吊燈」及「一分鐘監獄」等等。

林氏對周遭環境的細微改變,以至創作物料上的選擇,都有她一套獨特的見解。自然環境與人類文明發展兩者之間的矛盾,為她的創作提供源源不絕的靈感,而她採用的物料不乏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例如:米粒、中藥材、巧克力、石塊、黃銅網等等。這次「山海經後傳」展覽的作品,林氏選用了膠袋作為主要物料進行創作。這些膠袋蒐集自超市、食肆、連鎖店,有帶品牌或沒品牌的厚料、薄料、單色或印花手挽袋和「背心袋」,林林總總,共冶一爐。這些膠袋不但反映了城市人的消費文化,某些已絕版的膠袋設計本身亦具有其歷史意義。更巧合的是,在這個系列作品的創作過程中,政府針對濫用膠袋對自然環境帶來的問題,開始徵收膠袋費,一度為城中熱門話題。有些停產的膠袋忽然變得來之不易,讓作品又多了一重意義。此外,藝術家更借用《山海經》中所載造型怪異的動物,暗示基因改造工程和生物科技發展對人類的衝擊…… 以表面上簡單且平凡的物料,盛載豐富的訊息讓觀眾發掘,又是林氏作品的一貫風格,當中你又領悟到多少?

這次展覽蒙信和集團的支持,「山海經後傳」系列的部份裝置作品於二月下旬在荃新天地展出;而於三月在沙田大會堂的展出中,藝術家將展出「山海經後傳」系列的繪畫及裝置作品,並透過工作坊,邀請參與者共同完成場內其中一件作品的創作,與觀眾帶來互動,實踐藝術融入社群的理想。

策展人:藝術推廣辦事處
參與藝術家:林玉蓮

註:活動資料收錄自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出版的《香港視覺藝術年鑑 2010》。

資訊

室內/室外

室內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