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回憶:烏托邦。反烏托邦。大自然
視覺藝術

簡介
簡介
「未來的回憶:烏托邦。反烏托邦。大自然」展覽探討當代藝術中景觀和自然的變化。受未來要處理大自然問題和對自然反思的啟發,孔慧鋭選出了34位鼓舞人心的國際藝術家,將於今年3月在香港舉行。對未來的烏托邦式的臆測與反烏托邦的情況並存,自1960年代以來,我們這個日益危機四伏的星球激發了藝術家們的創作靈感,展現人類與自然關系的變化。
主辦單位
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
參與藝術家︰Bernard AMMERER [奥地利]、BAŞÖZ Sena [土耳其]、Joseph BEUYS [德國]、Gernot BUBENIK [德國]、Ian Hamilton FINLAY [塞席爾]、葉旭耀 [香港]、Tobias KLEIN [德國/香港]、黎卓華 [香港]、Tomás LAURENZO [烏拉圭/香港]、Robert LETTNER [奧地利]、梁望琛 [香港]、廖震平 [台灣]、廖諱衡 [香港]、羅潤庭 [香港]、Cédric MARIDET [法國/香港]、Anders Scrmn MEISNER [丹麥]、Louis NIXON [英國/香港]、Matthew NORTHRIDGE [美國]、Stefan PETERS [比利時]、Mary Curtis RATCLIFF [美國]、Elke REINHUBER [德國/香港]、Don RITTER [加拿大]、Tanja SELZER [德國]、沈君怡 [香港]、Herbert STAREK [奧地利]、George STEINMANN [瑞士]、Manfred STUMPF [德國]、徐世琪 [香港]、Kat SURYNA [白俄羅斯/香港]、Lawrence WEINER [美國]、王思遨 [香港]、姚潔琪 [香港]、余家豪 [香港] 、鄭波 [香港]
資訊
室內/室外
室內
本地/非本地製作
本地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