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香港藝術發展局2010 年起藝術年鑑及年度調查計劃收錄的表演藝術節目*及視覺藝術展覽紀錄

《文字再造v》

戲劇

Event Detail Image
子分類

話劇

地點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黑盒劇場

開始日期

2016/03/18

結束日期

2016/03/20

子分類

話劇

地點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黑盒劇場

開始日期

2016/03/18

結束日期

2016/03/20

《文字再造v》

簡介

簡介

轉眼,《文字再造》來到第V次了。過去四次,我們嘗試過把古詩、小說、書、劇本、詩人故事、歇後語……各式各樣的文字,「再造」成劇場演出。這種實驗,義無反顧,正正因為無法預期,總是叫人既驚且喜。來到2016,我們再次邀請各方良友,以「本土」為題進行文字再造。

資深劇場演員周家輝繼上次以文字描繪「貓」後,這次飛上天以「鳥」為題;戲劇演員與中文教學雙重本領的薛海暉繼顧城後,再一次劇場X文學,展現本土情意;設計師徐碩朋伙拍友人用光影探討文字的可靠性;劇團藝術總監一休更加邀請韓國表演者到港,把本土繪本童書來個港韓說唱cross over!文字竟能如斯再造,豈能錯過?

劇目I
《烏鴉》
繼上年以貓為題,今年家輝再以喜愛的動物為出發點,借鳥喻人。
三位不同的女性?各有不同的人生航程。
若是你能飛,你會 … … 飛得多遠?

劇目II
《卜田口.人戈弓心》
(意念源自王良和《魚咒》)
昨天的「我」成就了今天的「你」
今天的「你」幻化成明天的「他」。
在「我」、「你/妳/祢」、「他/她/牠」的置換中,
是重組是瓦解是承傳是遺忘是扭曲還是轉化?
這是一個互相撕磨的成長憶記。

劇目III
《姬器之惑》

當現實已變得荒誕,語言是否只剩陰暗一面?
以科幻電影”EX MACHINA”作藍本,藉人與機械的對話,
營造肉身與軀殼的模棱,體驗真實與謊言的角力。

劇目IV
《神奇的毛衣》

一休曾多次實踐「廣東話說唱」演出。原來韓國有種歷史悠久的傳統說唱表演,名叫” ”(Pansori)。是次演出,邀得鑽研西方音樂劇的韓國女演員慎惠智,齊齊把粵語、韓語、歐美的說唱表演體系來個實驗cross over。
說唱故事為本地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的同名繪本作品。

主辦單位 7A班戲劇組
演出/製作單位 7A班戲劇組
語言 : 粵語
劇種:悲劇/正劇
藝術總監:一休
藝術召集人:一休
製作設計統籌:徐碩朋
製作燈光設計:何潔瑩
製作音響統籌:任碧琪
監製:林沛力
製作經理:黃詠詩(7A)
舞台監督:倪嘉偉
執行舞台監督:倪嘉偉
舞台助理:廖沛霖
字幕操控員:鄭煒麟

劇目I:《烏鴉》
創作:周家輝
導演:周家輝
編作演員:蘇青鳳、陳栩炘、梁嘉倫

劇目II:《卜田口.人戈弓心》
創作:薛海暉、高棋炘、陳靖軒
導演:薛海暉
演員:高棋炘、陳靖軒

劇目III:《姬器之惑》
意念:徐碩朋
翻譯:徐碩朋
改編:徐碩朋
聯合導演及設計:徐碩朋 (空間)、楊振業 (影像)、劉銘鏗 (燈光)
服裝設計:溫俊詩
演員:楊振業、葉嘉茵

劇目IV:《神奇的毛衣》
原著繪本:潘金英、潘明珠 (作者)、野人 (繪本畫家)
改編:一休
作曲:一休
導演:一休
演員:慎惠智 (韓國)

註:活動資料收錄自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出版的《香港劇場年鑑 2016 —— 舞蹈、戲劇及戲曲》。

資訊

門票

$120

室內/室外

室內

本地/非本地製作

本地製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