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香港藝術發展局2010 年起藝術年鑑及年度調查計劃收錄的表演藝術節目*及視覺藝術展覽紀錄

《如果你是孛羅》陳惠立個人展覽

視覺藝術

Event Detail Image
子分類

混合媒介及裝置

地點

藝穗會陳麗玲畫廊

開始日期

2019/06/28

結束日期

2019/07/20

子分類

混合媒介及裝置

地點

藝穗會陳麗玲畫廊

開始日期

2019/06/28

結束日期

2019/07/20

《如果你是孛羅》陳惠立個人展覽

簡介

簡介

還記得兒時遊戲嗎?捉迷藏、耍盲雞、伏匿匿,不同名字,雖有著差不多的玩法,躲藏與尋找卻是很多遊戲的本質。長大後,我們不難發現,這些特質亦適合用作對應當下的生活環境。原來,遊戲⾃孩提時開始便一直沒有終結,遊戲成為了生活,而孩童的遊戲變成為個人的遊戲。香港藝術家陳惠立呈獻年度個展《如果你是孛羅》,藝術家透過⾃身參與,利用經典的游泳池捉迷藏遊戲- Marco Polo去探索公共空間、建築物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精神距離。展覽首次呈現出多達30件畫作及一系列貫徹著藝術團隊Dirty Paper怪誕風格的裝置,總結了藝術家自去年旅居紐約回來後越趨成熟的創作⽅向,並同時邀請觀眾進⾏一場沒有完結的捉迷藏。

藝術家陳惠立有着每天游泳⼀小時的習慣,開首坐在看台,從遠處看着一群⼈人在水池中猶如昆蟲一樣列隊爬行。藝術家觀看泳客時,彷彿擁有了上帝視覺,脱口喊出一聲Marco,宣告捉人遊戲正式開始。然⽽,隨著緩慢等待,由一數到一百 ,還是沒有聽到回⾳Polo。捉人的,始終沒有捉着,期望上的落差,逼使藝術家改變⾝身份,成為泳客,成為被捉者,成為Polo。展覽《如果你是孛羅》敘述從捉人者到被捉者的身份變化。藝術家在乎消失與復見,在極端反差下給存在打開了無邊無盡的想像空間。在遊戲Marco Polo ,捉人的人喊Marco,被捉者則回應Polo暗示藏身處。觀眾在過程中,一時能體會到以⼀己之力,把一整池泳客瞬間捕捉下來的痛快;有時又可感受到身為被捉者,躲藏在暗⾓深處,沒有被尋找到。一直進⾏一場沒有完結的遊戲,說不出這是終結,還是剛開始。

陳惠立現於香港生活及工作,是香港為數不多的藝術團體Dirty Paper (2010)的創辦⼈人之一。過去曾參與的重要展覽包括在香港醫學博物館(2019)、紐約視覺藝術學院(2018)、香港K11 CHI ART SPACE(2016)、香港奧沙畫廊(2013)等。作品曾為多位著名的香港藝術品藏家和畫廊所收藏。是次展覽獲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藝術資助計劃所資助。

主辦單位 藝穗會
策展人:林志恒
參與藝術家:陳惠立

註:活動資料收錄自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出版的《香港視覺藝術年鑑2019》。

資訊

室內/室外

室內

本地/非本地製作

本地製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