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 . 文化 . 化身
視覺藝術

簡介
簡介
香港A2Z畫廊將舉辦藝術家Émeric Chantier在香港首次個展。通過對其獨特媒介的延伸 探索,藝術家雕刻人類、動物和植物的形態,以研究自然和人類。
一個靜止的形體,似乎是一個具備個人靈魂的鮮活存在,安詳地以「正坐」(sieza)的 姿勢坐着,並同時兼具女性和男性特徵。該形體展示了Émeric Chantier對日本古代文化 的研究。
禮貌和道歉是日本文化中兩種獨有並重視的價值觀,「正坐」(seiza)的坐姿正是對這 些價值觀的踐行和示範。「正坐」是Émeric Chantier在2018年BIWAKO雙年展駐留期間 的創作,它明瞭地展示出 「自我責備」(mea culpas)在人類身上的體現。藝術家運用 共生關係強調任何有禮的男女在面對自然的未來時,必須有的自省意識。
Seiza 意指「以正確的姿勢就坐」,在古代日本文化中被認為是一種弱勢坐姿,相較於 武士喜歡的「胡坐」(agura)坐姿:盤腿坐,一種更輕鬆的坐姿。「胡坐」讓武士在必 要時更易拔劍,同時提高生存和成功的優勢。正式端莊的坐姿一直不被認同,直到「正 坐」(seiza)在室町時代日本茶道禮儀普及時受到大眾歡迎,端莊的坐姿才成為社交聚 會的禮儀。
本次展覽精心挑選了藝術家10件最新作品,它們是Émeric Chantier對亞洲文化研究的延 伸。藝術品模仿景德鎮的中國青花瓷和舊伊萬里(Ko-IMARI)風格的日本陶瓷花瓶, 致力將人造有機元素和園藝建設容納在花瓶之內,並呈現出器皿無法容納自然不斷膨脹 的後果。藝術家作品讚嘆自然本質中內含的無窮能量。隨著時間推移,自然逐漸地壓倒 人類所創造的。中國榆樹(盆景)扮演著大自然母親的角色,以有機形態突破了人類為 她創造的容器。
透過這些創作,藝術家向觀眾傳遞中日兩國的故事。這兩個國家從王朝時代以前便開始 掌握製作陶器的技術。這些藝術形式在亞洲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並對歐洲陶瓷產生了 重大影響。
Émeric Chantier解構陶瓷花瓶作為工業化、人類、藝術創作的象徵,並想表現其被一股 不可阻擋的力量分裂和淹沒。從20世紀開始,日本和中國的工業革命(以及後來的技術 革命)對西方工業產生重大影響。毫無疑問,工業是人類最重大的創造,也是氣候變化 最大的催化劑。
資訊
室內
本地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