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香港藝術發展局2010 年起藝術年鑑及年度調查計劃收錄的表演藝術節目*及視覺藝術展覽紀錄

曹禺戲劇節小劇場系列

戲劇

Event Detail Image
子分類

話劇

地點

葵青劇院黑盒劇場; 青年廣場Y劇場

開始日期

2010/12/02

結束日期

2010/12/12

子分類

話劇

地點

葵青劇院黑盒劇場; 青年廣場Y劇場

開始日期

2010/12/02

結束日期

2010/12/12

曹禺戲劇節小劇場系列

簡介

簡介

劇目:浪人劇場《親愛的金子》
「血紅色的衣褂緊貼在身上,右襟扣脫開。金子驚惶地喘息,像一只受傷的野豹,……」這粒胸口鈕在《原野》的第三幕第一場出現時或會輕輕帶過,但如果你知道鈕扣的主人-金子所響往那「舖滿金子的地方」,是當年共產黨對「烏托邦」常用的譬喻時,我想,解開胸口鈕不只是純粹一個亡命女子在森林奔跑時的一個匆忙舉動,而是可以代表當時三十年代全國活在水深火熱,人民需要「Change」的狀況下,對「革命」的一次暗示!如此,這行為就一點也不低俗,反而顯得非常高貴。而曹禺正是借《原野》將人如何渴望擺脫困局的處境推向極致。所以是次改編,就從金子的身體出發,以接近獨腳戲的形式,找出曹禺心中的「原野」。在這個冬天已變成夏天的城市,解開華衣比解開心結更容易的時候,也許《原野》有再次演出的必要,至少,會「爽」一點。

劇目:影話戲《女.旅》
曹禺筆下的女性勇敢而矛盾,在不同時代的中,曹禺看女性的角度是否仍然有其「宇宙性」 如果在曹禺眼中 : 女人總是擔起半邊天; 在當代女人比拼曹禺筆下的女性下,現在女性的半邊天又是甚麼?故事內出現的人物似曾相識,又看似陌生,她們像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卻又好像隠藏著不同的影子,在不同的女性當中,我們發現到的原來早已每一天在你身邊擦過。

劇目:黑犬劇團《女活祭》
七個悲劇女人,被迫踏上活祭之路;為解眾人咒詛,以鮮血平息天怒。

劇目:荃灣青年劇藝社《風雨驚雷》
一個外來的心理醫生,面對周家巨變後的兩個病人,她們的問題,都源自一個雷雨交加的晚上……

語言 : 粵語
劇目:浪人劇場《親愛的金子》
編劇:譚孔文
導演:譚孔文
形體指導:李健偉
演員:阮煒楹、黃嵐、梁浩邦
製作設計:譚孔文
燈光設計:林振傑
音響設計:任碧琪
作曲:李啟亨
聲音演出:李鎮洲
服裝統籌:吳靜雯
宣傳攝影及設計:梁子峰

劇目:影話戲《女.旅》
藝術總監:羅靜雯
劇本顧問:羅靜雯
編劇:吳肖蓮、陳惠芬、老潔茵、譚錦輝、梁遠光、丘碧瑾、葉嘉茵
導演:譚錦輝
監製:譚美琼
執行監製:老潔茵
形體及聲音指導:梁遠光
演員:吳肖蓮、老潔茵、謝昭敏、鍾雪堅、林國儀、王煒兒
舞台監督:楊國明
執行舞台監督:丘碧瑾
助理舞台監督:葉進軒
技術顧問:何月桂
佈景設計:張力行
燈光設計:歐陽翰奇
音響設計:姜敬恆
錄像設計:成博民
服裝造型:鍾嘉穎
化妝師:石婉嫺
錄像演出:羅靜雯
平面設計:SUNMOON
攝影:湯錦文

劇目:黑犬劇團《女活祭》
藝術總監:趙堅堂
編劇:集體創作
導演:趙堅堂
監製:林兆霞
形體概念:鄺韻儀
演員:林兆霞、鄺韻儀、梁小冰、邵佩珊、樊慧賢、藍真珍、吳卓昕
舞台監督:張詠婷
執行舞台監督:張詠婷
佈景設計:巫嘉敏
燈光設計:Jay
音響設計:鄧彥邦
作曲:鄧彥邦
服裝設計:巫嘉敏

劇目四:荃灣青年劇藝社《風雨驚雷》
藝術總監:陳啟源
改編:陳啟源
導演:陳啟源
監製:梁婉玲
演員:梁浩祥、陳焯彬、黃潔貞、曾慧儀、呂麗梅、馬雪宜、傅蕊雯、王霆謙、周鏡福、潘永成、李永聰、梁婉玲
舞台監督:趙哈哈
執行舞台監督:郭欣欣
佈景設計:陳永文
燈光設計:澤棋
音響設計:郭熾華
服裝設計:曾慧儀
化妝及造型設計:周寶琪、莊詠雪、石佩娟

註:活動資料收錄自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出版的《香港戲劇年鑑 2010》。

資訊

門票

$110

室內/室外

室內

本地/非本地製作

本地製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