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情緒 – 舒曼及舒伯特的音樂世界
音樂

簡介
簡介
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在與偉大作曲家馬勒(Gustav Mahler)歷史性的會面(診症)之後曾道,如果他醫好了馬勒的情緒病,我們便沒有那麼偉大的音樂。
患情緒病之各種 – 酸甜苦辣,驚途駭浪,患得患失,在絕望和曙光之間陪迴 – 箇中種種,非言語可形容,更難為他人所明瞭。情緒病患者的人生和人性,卻不甘受病患殆末!多方面歷史文獻顯示,羅拔 . 舒曼(Robert Schumann) 和法蘭茲. 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都曾患有嚴重和長期的情緒病患,前者更曾入住當時未有有效療法的精神病院。 走過一生的悲苦喜樂交雜 – 這兩位偉大的音樂家將其難宣之於口的,都寫進音樂裡面。
但是我們卻應為 – 如果我是舒曼和舒伯特的家人,我寧可要他們健康快樂 – 況且,若不是情緒病和其他併發症當時未有有效治療,舒曼可能會免於臨終前兩年因神智困亂以致難以寫作,亦不會在精神病患驅使下絕食身亡。
透過聆聽,感受他們偉大的作品,我們得以深切感受他們的情緒經歷,亦從而想像 – 在我們身旁的,我們自己的,我們覺得難以明瞭的情緒病患 – (根據2010年香港精神健康普查,15%香港人或患有不同程度的情緒病患)- 那種在音樂會和唱片觸動我們心靈的音樂,可能就是情緒病患者的心聲。
香港醫學院管弦樂團室樂團的成員,都是不入(或離開了)音樂學院,卻從未讓音樂離開過的醫生,醫學科研學者,或醫學生,致力以文入樂,以樂入文,亦以樂會友。
我們從未讓音樂離開過,亦希望患情緒病的朋友,永遠不會離開我們。
資訊
$150
室內
本地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