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香港藝術發展局2010 年起藝術年鑑及年度調查計劃收錄的表演藝術節目*及視覺藝術展覽紀錄

《讓獲恩賜的生命活得精彩》

視覺藝術

Event Detail Image
子分類

混合媒介及裝置

地點

香港白立方畫廊
香港中環干諾道中50號

開始日期

2012/09/28

結束日期

2012/11/17

子分類

混合媒介及裝置

地點

香港白立方畫廊
香港中環干諾道中50號

開始日期

2012/09/28

結束日期

2012/11/17

《讓獲恩賜的生命活得精彩》

簡介

簡介

香港白立方隆重呈獻首次與畫廊合作的藝術家Cerith Wyn Evans展覽。Wyn Evans的概念藝術實踐涉及多種媒介,其中包括裝置、雕塑、攝影、錄像以及紙上作品。此次展覽的主題源自Wyn Evans受到美國詩人兼作家Frank O’Hara 篆刻在其墓碑上的碑文的啓發,碑文這樣寫到:「讓獲恩賜的生命活得精彩」(‘Grace to be born and live as variously as possible’) 。一個用上如此柔和字句的墓誌銘當可被視為日常生活的一種寫照,它喚醒了那種人們對生活上各種事情的渴望,以及勇於嘗試的冒險精神。

為了營造劇場的氛圍以及對無限世界的詮釋,Wyn Evans在畫廊一樓安裝了四組全新水晶吊燈。集結在一起的吊燈,其閃爍的燈光像脈搏般若隱若現,感覺猶如「呼吸」一樣。每一組吊燈都經過精心的佈置,響應特定的音樂節拍 ─ 例如滾石樂隊的《Gimme Shelter》(1969)或馬勒第五交響曲(慢拍)(1902),並將原本只作裝飾物之用的吊燈變成現象學的載體,構成一個兼具各種風格和韻律的合唱團。吊燈創造了一套自身的通暢語言及交流系統,暗示來世的存在或未可知的精神交流。

Wyn Evans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引用著名文學作品的文字作為其對於未來思考的根本;透過文學作品,Wyn Evans亦同時改進自己的一些個人想法。在畫廊的二樓,大型的霓虹燈文字遍佈整個畫廊空間,文字寫到:「事物正因為它們的不存在而更為突出…」,並指出語言具備製造破壞和喜悅時刻的功能,浪漫的渴望和慾望與現實在其中互相交錯,令我們開始關注事物的不存在,以及物體、文字或思緒之間的虛無。在畫廊角落的霓虹燈旁邊,放置了三株產於香港的盆栽,圍繞著轉盤緩慢地旋轉。 Plant Revolution (2012)為此次展覽增添了自然的元素,通過各類型的非科技材料,探索空間的干預概念。由植物中轉化而來的「運動」亦反過來將植物變成無形的、同時是真實的、像雕刻和道具般的物體。

主辦單位 香港白立方畫廊
參與藝術家:Cerith Wyn Evans

註:活動資料收錄自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出版的《香港視覺藝術年鑑 2012》。

資訊

室內/室外

室內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